大青山的三位守將相互看了看,還是之前答話的將軍回道“敢問這位大人,你是何人?”
趙無極傲慢的答道“本官襄陽知府趙無極是也”。
“襄陽知府?既然你是襄陽知府就該自省,襄陽王可是從你眼皮子底下逃出來的。你有何臉麵來質問本將?”
“你!本官上任前那襄陽王就已出逃了,與本府何乾?”
“那通緝令下達之前襄陽王就已離開了大青山,又與本將何乾?”
“你你你,你真是強詞奪理……”
兩人就在大青山下爭吵了起來,你來我往一時之間竟難分勝負,隻看得雙方兵馬目瞪口呆,對二人的口才佩服不已。
待二人吵的口乾舌燥之時方大同才插話道“二位再繼續吵下去也難分伯仲,不如暫停一下我們去找襄陽王如何?”
爭吵不休的二人一聽此話,都覺得有些尷尬,便各自冷哼一聲不再言語。
方大同便繼續道“金兄,那襄陽王離開大青山多久了?可知其去向?”
跟趙無極吵架的正是金姓守將,他略一思索道“已然走了三天,是向西南方向去的,具體地點不知。”
“你怎能不問明去向就放了襄陽王?就算你懼怕襄陽王的淫威,事後又為何不派人跟蹤監視?”趙無極又開始指責金守將。
金守將也不是好惹的,怒目圓睜大聲喝道“放你的狗屁,那時候軍令尚未下達,一個王爺豈是我等能夠置喙的?”
眼看二人還要繼續大吵,方大同揉著眉心道“既然襄陽王不在大青山了,本總兵就打道回府了,恕不奉陪!”
說完撥馬轉身就走,爭吵的二人一時愣在當場,還是金姓守將先反應過來,一揮手收兵回山。
隻剩下趙無極一行人留在原地,好不尷尬!
張順此時才出聲道“趙大人,何去何從你倒是拿個主意啊?彆在這傻站著了。”
趙無極一陣無力,這些驕兵悍將真是粗鄙不堪,一言不合就撤兵,沒一點勇氣擔當。
他乾咳一聲道“翻過大青山向西南方向去追,不拿下襄陽王,誓不罷休!”
說完就要催馬向前,猶豫了一下就對身後的孫立道“頭前帶路”!
張順翻了翻眼皮,鼻子裡哼了一聲,沒再言語。
當眾人越過大青山向前趕了二十裡路後遇到了難題,前方出現三條岔路,不知該走哪一條?
趙無極便問孫立“孫縣尉,為何停滯不前?”
“回府尊,下官不知該走哪條路啊!”孫立無奈回道。
“哼!身為地方官卻不知地方路,你這官當的不稱職啊孫縣尉。”趙無極陰陽怪氣的說道。
他是來追查襄陽王的不假,但順便拔除王凡的羽翼也是家族的意思,所以他要抓住一切機會。
孫立不卑不亢的答道“大人,下官是襄陽縣的縣尉,對幾百裡之外的地方不熟好像不算不稱職吧?”
這時就算一直旁觀的張順也看不下去了,他出言道“不要扯一些不相乾的事,還是說說該走哪條路吧”。
趙無極硬生生收回想要破口而出的喝罵,乾笑一聲道“孫立,你說說吧!”
孫立看了看張順,又看了看趙無極道“我們無法判斷襄陽王走的是哪一條路,於今之計隻能三路追擊。
我們隻有五百府兵,若是兵分三路肯定顧此失彼。不若知府大人先去大青山求援兵如何?”
趙無極冷哼一聲道“你倒是指派起我來了,這來回奔波的事不該你這個下屬該乾的嗎?”
孫立苦笑著回道“大人,我一個八品縣尉誰會拿我當回事?我去了也隻會耽誤時間而已。”
趙無極心中得意,你知道人微言輕就好,“你先去,不成我再去。”
張順在一旁聽不下去了,看著趙無極道“趙大人,時間緊迫耽誤不得啊!還是您去一趟的好!”
趙無極聽罷心中暗惱,你個沒卵的東西,跟著我領功勞就是了,怎麼總是插嘴壞事。
心中雖惱怒,嘴上卻道“如此也好,本府就親自前往,一定帶兵回來。”
這張順帶著宏光皇帝的聖旨,隻等抓住襄陽王後宣旨,其他事他是不會插手的,隻做壁上觀。
但他也有監督之責,那就是趙無極不專心捉拿襄陽王的時候,或者影響捉拿襄陽王的時候便出言警示。
就像上次趙無極聽到風聲就要派兵搜查伯爵府,這事張順覺得不妥,搞不好會讓滿朝勳貴人人自危。
他就主動提出由自己去查看伯爵府,他是太監不會對女眷形成影響,若是那些大兵進去搜查女眷怕是會出問題。
他可是聽說過先帝很重視王凡,幾年內三次封爵,皇朝內獨一無二呀!而先帝是當今陛下的哥哥,那王凡也該是陛下的忠臣。
他還知道王凡與三家盟的衝突,他雖不想介入其中,可也不能允許因此耽誤了陛下的差事。
他可是第一次為陛下辦差,成敗關係到以後的榮辱。
當趙無極想扯皮的時候,他不得不站出來把事情拉回正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著趙無極帶著二百府兵離去的背影,張順搖了搖頭,這個趙無極誌大才疏貪生怕死,非國朝良臣啊!
再說趙無極返回濟州後直接找到總兵方大同,提出借兵事宜。
方大同卻道“跨府出兵需兵部調令,否則將承受軍法懲處。在下愛莫能助啊!”
趙無極一聽心中不悅,“本府奉旨辦差,隻是借調一些兵馬,又不是借調你方大人,你看是不是通融一二。”
方大同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趙無極,“借調本鎮兵馬跟借調本人有何不同?趙大人你莫非當我是傻子不成?”
趙無極一見話不投機也不多留,一甩袖子轉身就走。
方大同一聲冷笑,真當你們三家盟隻手遮天不成,若是明白事理也不是不能通融,頤指氣使耍給誰看?
離去的趙無極沒有再去大青山,剛跟人家吵完架就去相求肯定是自取其辱,本以為方大同好說話,沒想到也是個刺頭。
如今之計隻有返回襄陽再想辦法,那裡才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於是離開襄陽近一個月的趙無極回來了,一到府衙便立刻召開會議,研究調兵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