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研究路線
幾人隨便填飽肚子後,就先去找招待所了。
這也是他們邊吃邊商量的結果。
大中午實在太熱了,就上岸走過來的這一小段路,大家就已經汗流浹背了。
再加上一碗熱湯麵進去,那汗水就跟雨下一樣,一個個又脫了衣服,光著膀子了。
隻有葉耀東還好好穿著,時不時撩起衣擺抹臉,這毒辣的太陽,他擔心曬脫皮曬傷了。
他們跟店老板打聽了一下招待所的位置後,就直接尋去了。
離得也不遠,附近就有一家,這裡靠近碼頭,便於出行出貨,來往便捷。
“東子,我們找好招待所後呢,該去哪裡?”阿光心裡有些沒底。
他們幾個是全憑一腔熱血跟著葉耀東來的,這幾年也大多都是葉耀東說啥,他們就跟著乾啥。
尤其是阿光,這幾年跟著賺了不少。
胖子也是在葉耀東慫恿下乾起了個體,現在也搞得風生水起,賺了大把錢。
他們已經有了慣性思維,習慣什麼都聽他的,以他的意見為主了。
所以才一聽葉耀東要來魔都,個個就都跟過來,正好現在也請了工人上船替他們乾活,他們正閒著,又有錢,主要他們也是屬於不安於室的,當然跟了。
這會兒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幾人跟無頭蒼蠅一樣,心裡都沒底,全部都齊刷刷的看向他。
“找好招待所,去跟阿上吱個聲,告訴他,我們的落腳點,然後現在也3點了,你們是打算在黃浦江周圍逛逛,還是直接坐車去城裡逛逛?”
“啊?”
他們不知道啊。
幾人相互看了看,沒一個吭聲。
葉耀東扶額,一個個真是無頭蒼蠅。
“嗬嗬,東子你看呢?”
“東子,你決定好了,我們都可以。”
“聽你的。”
葉耀東無奈的道:“安頓好了,我們跟阿上說一下落腳點,然後就向周圍的人打聽一下江南造船廠在哪個位置,還有市區離這裡多遠,該打聽的先打聽了,不然啥都不知道,跟無頭蒼蠅一樣,能去哪裡?”
“嗬嗬,你說的對。”
“嘿嘿,你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你去哪我們就去哪,你看著辦就行了,也不用問我們。”
“是啊,你自己拿主意就好了,本來就是跟著你過來的,都聽你的。”
“行吧。”
也好,也省得每個人都有一個主意,一堆人一堆主意,都不知道聽誰的好。
全都聽他的也省事,就當帶一群隻會聽話的保鏢出門了。
說好後,他們又繼續往前去招待所,各自按需要開房,葉耀東帶著兩個侄子一間,其他4個人一間。
林集上的房間就不用他操心了,也不知道人家是怎麼安排,他船上畢竟還有工人。
“還是現在方便,去哪裡也都不需要介紹信了。”
“我們說沒介紹信也沒關係。”
“他們說的身份證為什麼我們沒有?”
“就他們魔都人有嗎?”
“東子你咋知道還沒有普及到我們那?”
他們剛剛開房的時候,前台就讓他們出具身份證,他們都懵了,壓根就不知道身份證什麼玩意。
隻有葉耀東反應過來,說他們家鄉那邊還沒有采集,然後這才商量著多付點錢,給他們先把房間開了。
1984年京城首先開展發證試點工作,隨後魔都、天津等九大城市也陸續進行試點。
次年9月就已經有居民身份證條例,為身份證的全麵發放提供了法律依據。
等到1986年,身份證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正式頒發。各地按照國務院的五年集中發證規劃,從城市到農村,分期分批開展發證工作。
他們那裡是農村中的農村,還沒輪到他們那采集,但是在市裡有聽到過。
以村為單位,開始收集照片和信息,逐步完成身份證的普及辦理。
一個一個村子來,大概要不了多久也該輪到他們村了。
葉耀東記得上輩子好像也是臨近年關的時候,才有村乾部挨家挨戶的通知他們提前準備好照片,等著民警過來登記信息。
他估計不是今年大概也會是明年底,最晚不會超過1990年。
“我是聽我娘講的,城鎮已經有民警跟居委會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宣傳辦個人身份證了,以村為單位,大概要不了多久也能輪到我們了。”
“我看到他們剛剛的小卡片了,倒是還挺方便的,就小小的一個卡片,軟軟的。”
“這比紙質的介紹信強多了,不用折疊攤開,拿出來出示一下就行了。”
“等家那邊也給我們辦上個人身份證,那以後出門就方便了。”
“嗯。”
“這魔都就是魔都,剛來就見到了我們沒見過的東西。”
“我們沒見過的東西多的是,等去到市區,保管大家個個眼睛都得看花了。那我們就先各自回屋,把東西放下就大廳集合?然後一起出去?”
“可以,都聽你的。”
大家更聽話了,剛出來就遇到了難題,還好東子搞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去到自己的屋子,把自己行李放下,略微坐了坐就下去了。
按葉耀東說的,先去碼頭,在碼頭上麵打聽事情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