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孩子圍著電話說了一通,你一句我一句爭著講,相互揭老底,或者最近乾的糗事,葉耀東拿著電話聽著格外的放鬆。
一直說了小半個小時,葉母拿著黃曆過來,發現他們還拿著電話。
“還在講電話?都不要電話費啊?這打了大半個小時了。”
“爹好久沒打電話回來啦,要是一禮拜打10分鐘,我們都可以講一個小時了!”
“死丫頭那麼會算,是你爹打電話回來的時候你們不在,哪裡是他沒打電話回來。”
她小聲的嘟囔,“我又沒接到……”
葉母走近接過他們手裡的電話,“東子,給你翻好漁船的日子了,下個月初五萬事大吉,乾啥都行,這兩個月裡最好的日子了。”
“要下個月?那不行,太晚了,趕不及,換一個近期的日子,要早一點的越快越好。”
葉母又翻動著手裡的黃曆,“那我看看,最早的就是這禮拜六了,初九,日子也還行,可以出行,祈福,求財,吉神多臨。”
葉耀東也拿下牆上掛著的掛曆,翻動著,“行,那就這禮拜六。”
“車的日子我也給你看好了,農曆十二月二十三,要是趕不及的話,就大年初三,初一也是個好日子,不過初一還是不要出門了。”
“好的,正好今年比較忙,也沒那麼早回去過年。”
“哎,那啥時候回來記得提前講。”
“肯定的,不過你這日子準不準啊?要不要找彆人看啊?你確定你專業嗎?”
葉母沒好氣的道:“你這兩年需要看日子,不都是我給你看的嗎?哪裡不準了?不是順風順水順財神,什麼都給你順到了。”
“現在村裡老多人看日子都喜歡找我給他們看一個,想要沾沾咱們家的福氣。”
“你竟然還懷疑我看的準不準,老娘整本書認識的字都比你多多了。”
葉耀東連忙應和求饒,“是是是,今年順風順水順財神全托你日子看得好,你再好好研究,多看看黃曆,以後就都靠你了。”
“靠我沒事,就是現在上了年紀了,眼睛看東西有點糊,啥時候得去配個眼鏡戴一戴。”
“戴上了眼鏡,那還得了,那不得成文化人了?”
葉母有點樂,嘴角都翹起來了,“什麼文化人不文化人的,就是看東西眼睛有點模糊,眼睛沒以前好用了。”
“那肯定是報紙跟書看多了,太上進了。配,必須得給你配個好的,啥時候來魔都帶你去最好的眼鏡店配一個。”
“那等啥時候有去再說吧。”
“沒啥事,我掛了,日子我記下了。”
確定下開船的日子後,葉耀東就去清點了幾個工人,本周六去開船,也就三天了。
到時候這條超大收鮮船到手,投入使用後,也能把小的收鮮船騰一條出來,每隔幾日送貨回去一趟。
葉耀東打算把人手安排好後就提前兩天過去,提前兩天先把辦事處地點落實了,該注冊的去注冊。
工人們晚他一步,當天過去就行,他到時候提前去碼頭等著。左右,現如今交貨複量在71.8,稱之為海上的‘移動冰庫’了。它
標準排水量1350噸,滿載1800噸,它比常見的漁船更顯修長挺拔,駕駛樓高聳,乾舷較低,最引人注目的是船尾那台巨大的門式吊機和平整寬闊的作業甲板。
沒有傳統漁船的拖網絞車和堆積如山的網具,取而代之的是核心裝備——巨型冷藏艙。
還有高效傳輸設備,漁獲可以通過傳送帶直接從運輸船對接,或者用吊機網兜吊運,直接送入預冷處理區,最大限度減少暴露時間。
獨特的“過鮮”吊機,船尾那台巨大的液壓折臂吊機是收鮮船的手臂,額定起吊5噸,但在海況良好時能安全轉移8噸左右的漁獲它能直接伸到運輸船的甲板上空作業。
底層他特意要求的魚粉加工區,並且設備跟規模也擴大了一倍,以後每天的產量也能增加至七八噸。
原本談的造價在一百七八十萬左右,後麵因為持續的改進,征得他同意後,造價已經在200萬以上了。
人們被他帶去造船廠看到新船都目瞪口呆了。
原以為東漁一號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知,沒想到還有更震撼的,有人說話都結巴了。
“就……就是這條船啊……”
“太厲害了,這船開回去不得稱霸整個港口?”
“又得轟動了,咱們又要碾壓漁業公司了。”
“哪能啊,人家比我牛逼多了,不要亂說哦。”
“真的,你一個人都能堪比一個國有單位,怎麼也是你贏了。”
“就我一個人那也不可能啊,一個人可搞不過來,你們都是我的幫手。”
“不一樣……”沒文化的船工們都不知道要咋說。
葉成湖接話道:“你們是想說,我爹是個人,人家一個公司是一個集體,是國有單位吧。”
“對對對。”
要不了多久國有也得改革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走吧,我去辦一下手續,我們再把船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