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刻機不再受限製之後,5納米的芯片項目,立即就上馬了。
陳卓對此可是等了好久了!
雖然手裡有更為先進的芯片方案,但是受製於設備,卻遲遲不能實現。
這種感覺還是挺痛苦的!
現在好了,終於可以暫時的釋放一下了。
而剛安排完半導體這邊,顧思元又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目前測試車已經進入收尾階段了!”顧思元一上來就和陳卓說道。
而陳卓在聽到這個事情之後,眼睛一亮,頓時一臉的喜色,“終於到了收獲的時候了,每台車的裡程都有多少?”
“大部分都超過了30萬公裡!”顧思元說到這個數字,也是相當的感慨。
“這件事確實令人高興,雖然隻是階段性的勝利,但是對我們來說也是相當大的一個進步了!”陳卓對此也是相當的感慨。
此時的顧思元對於陳卓,更是充滿了佩服。
誰能想到用測試車去創建自己的地圖呢!
是的!
這些年他們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搗鼓屬於華耀的地圖服務。
當華耀龍馬剛剛發布的時候,陳卓就安排顧思元去做這件事了。
之後的發布的每款車型,都會有固定數量的車型,被派到全國各地。
除了對每款車型進行更為全麵的測試,另一個就是收集全國道路的信息。
當時陳卓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顧思元簡直驚訝到合不攏嘴。
這真的是天才般的想法!
在此之前,市麵上雖然擁有地圖的企業不少,但是大部分使用的地圖主來自兩家,因為他們擁有完善地圖服務。
但是所有使用他們的地圖的企業,每年都要繳納一定的服務費,而且這個服務費的價格也不算低,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是很大的一筆支出。
最重要的是,你隻要用,那就要每年按時繳納這個費用。
地圖這個東西,現在早就不是單純的指個路了,而是一個彙集了衣食住行超級聚合平台。
交通、餐飲、娛樂、住宿,什麼都能往上鏈接。
如果華耀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地圖,那麼不僅在智駕方麵有了更為自主的權利,還能順勢切入到彆的領域。
還是那句話,做不做看我們的需求,但我們必須要有。
因為是第一次采集信息,所以陳卓要求格外的細致,所有耗費的時間也有些長。
現在終於告一段落,他們當然是興奮的。
不過這件事,外界暫時還不清楚罷了。
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華耀在明麵上沒有“甲級測繪資質”。
要做地圖這個業務,首先要做的就是擁有“甲級測繪資質”。
這玩意兒,相當於地圖界的“準生證”。
沒這證,地圖還真不好辦。
一開始陳卓不知道這件事能不能做成,所以就沒有用華耀的名頭去做這件事。
外行人可能覺得取得這個資質很難,但是經過調查你就會發現,目前國內擁有這個資質的企業,超過了一千五百家。
所以這件事的操作空間就很大了!
喜歡國貨之光,從製造電動車開始請大家收藏:()國貨之光,從製造電動車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