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村根據地內,陽光正烈,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而又興奮的氣息。
在陳儀的精心組織下,後勤人員和村民們經過一上午的辛勤努力。
終於在中午時分將六門嶄新的105毫米榴彈炮及配套炮彈安全運抵。
這些龐然大物一落地,便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炮神楊誌華率領著他的炮兵小隊匆匆趕來。
當他們看到眼前這六門氣勢恢宏的榴彈炮時,一個個都驚得目瞪口呆。
楊誌華更是瞪大了眼睛,一臉不可思議地望著林楓,聲音顫抖地說:
“團長,這……這榴彈炮的口徑竟然有105毫米,還配備了瞄準鏡!
看這結構,簡單又結實,炮管這麼長,射程肯定遠得嚇人,威力也絕對不容小覷啊!”
他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來戰場上這些榴彈炮大顯神威的場景。
雖然楊誌華並不認識這具體是什麼型號的榴彈炮。
但他憑借著自己豐富的炮兵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已經對這六門新家夥的特點了如指掌。
林楓微笑著點了點頭,對楊誌華的分析表示讚同:“老楊,你的眼光果然毒辣。
沒錯,這就是105毫米榴彈炮,射程遠、威力大,而且炮擊的精準度也非常高”
楊誌華一邊愛不釋手地撫摸著榴彈炮冰冷的炮身,一邊驚歎連連:
“團長,你可真是神通廣大啊,連這麼大口徑的榴彈炮都能搞到手!
跟它比起來,咱們以前的意大利炮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楊炮神雖然從未親手操作過105毫米榴彈炮。
但他那銳利的眼神和深厚的炮兵素養,讓他一眼就看出了這門榴彈炮的不凡之處。
他的天賦,確實非同小可。
此刻,他正撫摸著這些寶貝疙瘩,臉上洋溢著如獲至寶般的喜悅。
林楓見狀,忍不住笑了:“誌華,彆摸了,再摸它們也不會長出花來。
我給你個任務,率領炮兵戰士們,儘快熟悉並掌握這些105毫米榴彈炮的使用方法。
到了關鍵時刻,我可要指望它們發揮大作用呢!”
楊炮神一聽,連忙站得筆直,敬禮道:“保證完成任務!”
林楓對這些榴彈炮充滿信心,隻要炮兵戰士們能夠熟練掌握它們。
那麼在戰場上,它們定能成為小鬼子的噩夢,讓他們措手不及。
正當眾人沉浸在對新裝備的興奮中時。
瀟雅匆匆來到林楓麵前,報告了一個意外的消息:“團長,總部來人了”
林楓微微一愣,心中升起一絲疑惑:“總部來人?這個時候來乾什麼?”
瀟雅解釋道:“團長,這次總部來了兩位女士,其中一位您認識,是上官芋飛。
另一位是抗日日報的記者,名叫程如詩”
林楓聞言,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驚喜。
上官芋飛?她竟然真的回來了!
當初在李家坡之戰後,他向首長提出的那個獎勵要求,沒想到這麼快就成了現實。
特種團一直以來都渴望能有一位精通電報發送、接收與破譯的譯電人才。
而上官芋飛正是這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