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程如詩震驚了
整個上午,程如詩充分利用士兵們短暫的休息時間。
連續采訪了幾位戰士、班長、排長乃至連長。
他們無一例外地對林楓團長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將特種團比作是神一般的存在,對林楓的領導充滿了絕對的信任和服從。
林楓,這個名字在特種團中,已經成為了絕對的精神領袖和領導者。
程如詩在采訪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特種團這支八路軍部隊的與眾不同。
她發現,特種團有著一種獨特的氣質,就像是一堆蓄勢待發的乾柴。
隻要林楓這個“火星”一點燃,就能爆發出衝天的火焰。
林楓在特種團的地位無可撼動,他得到了戰士們的衷心擁護和信任。
在戰鬥中,隻要林楓一聲令下。
特種團的戰士們就會嗷嗷叫著往前衝鋒,展現出驚人的戰鬥力。
通過這些隨機的采訪,程如詩對林楓的個人魅力和能力有了更深的認識。
下午時分,陽光斜灑在特種團的訓練場上。
士兵們經過一兩個小時的艱苦訓練後,並沒有立即解散。
而是迎來了一項意想不到的活動——現場認字教學。
隻見連指導員們以連為單位,親自上陣,耐心地為每一位戰士教授認字。
這一幕,讓再次來到訓練場的程如詩感到極為震撼。
她萬萬沒想到,在這支以高強度訓練著稱的特種團裡。
竟然還如此重視文化教育,讓普通士兵也有機會學習認字。
要知道,在八路軍總部後方,這樣的教學機會通常隻屬於抗日大學裡的軍官或基礎軍官。
特種團的做法,無疑讓人刮目相看,也透露出一種不同尋常的遠見和格局。
經過一番打聽,她了解到,原來紅山村根據地之前逃難來了許多人。
其中不乏老師和學生,特彆是還有幾十號人都是識字的。
林楓團長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寶貴的教育資源。
於是便讓這些識字的人充當老師,給士兵和百姓們教授認字。
程如詩深感好奇,在休息期間,她專門找到了一位負責教認字的指導員進行采訪。
她問道:“指導員同誌,你好。
我想請問一下,特種團為什麼會在這樣緊張的訓練環境中,還堅持教士兵和百姓認字呢?
這是大家自發的行為,還是團長林楓同誌特彆要求的?”
指導員嗬嗬一笑,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回答道:“記者同誌,你好。
這確實是咱們團長特意要求的。
團長常說,雖然現在咱們正身處抗日戰爭的烽火之中,首要任務是打鬼子。
但他也對我們說,鬼子終將被我們打敗,這一天不會太遠。
然而,打敗鬼子之後,我們國家將麵臨更為艱巨的建設任務。
而要完成這些建設任務,就需要大量有文化、能識字的人才”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你看,我們團裡大部分的士兵,甚至包括一些百姓,都是文盲。
所以,團長讓我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閒時間。
哪怕每天隻教五個字,也要讓大家學起來,彆看每天學的字不多,但滴水穿石。
隻要大家堅持下去,半年、一年之後,每個人都能讀書寫字了。
這也是團長說的,為抗日戰爭勝利後我們國家的建設,提前做的人才儲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