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它們的身後,則是密密麻麻的步兵。
他們揮舞著刺刀,呐喊著衝鋒的口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日偽軍並不精通步坦協同戰術。
坦克和步兵之間缺乏有效的配合,這無疑為特種團提供了反擊的機會。
呼啦啦。
數千人的日偽軍進攻部隊。
在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下,浩浩蕩蕩地發起了衝鋒。
他們的身影在塵土和硝煙中若隱若現,宛如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
但就在這時,躲在地道和地堡中的特種團戰士們紛紛魚貫而出。
他們迅速而有序地進入到了自己的戰鬥位置。
工事被毀的地方,戰士們迅速行動起來。
有的忙著臨時搭建新的工事。
有的則靈活轉移陣地,尋找新的防禦位置。
所有戰士都嚴陣以待,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毅與決心。
負責第一道防線的,是步兵三營、精銳營和川軍營三個營的主力部隊。
作戰兵力超過了2500人。
此外,還有一個炮營在後方提供火力支援。
他們的炮口已經對準了敵軍的衝鋒方向,隨時準備給予鬼子致命一擊。
周衛國趴在戰壕上,手中的望遠鏡緊緊盯著正在衝鋒過來的日偽軍。
他看到前麵黑壓壓的坦克和裝甲車,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凝重。
“這小鬼子還真的是下了血本啊,出動這麼多坦克裝甲車”
周衛國喃喃自語,他參加過金陵會戰。
但如此規模的坦克集群衝鋒還是第一次見到。
不過,他很快又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還好,我聽說炮營裝備了一種新型的反坦克武器,用來對付這些坦克綽綽有餘”
他明白69式火箭筒的威力,那是一種專門為打擊坦克而設計的武器。
其強大的穿甲能力足以讓任何坦克聞風喪膽。
“我們不是還裝備了幾挺53式機槍嗎?”
周衛國轉頭對旁邊的副營長說道。
“傳我的命令,一會用53式機槍來打小鬼子的豆丁坦克試試!
豆丁坦克裝甲薄,說不定真的可行”
豆丁坦克,這個外號形象地描述了日軍輕型坦克的小巧與脆弱。
它們的正麵裝甲雖然相對較厚,但也僅僅隻有幾毫米的厚度。
周衛國眯著眼睛。
緊盯著前方衝鋒的日偽軍和他們的坦克,心中迅速盤算著對策。
副營長聞言,眉頭緊鎖,有些擔憂地說道:
“營長,那我們的53式機槍能行嗎?
要不還是等炮營炮擊之後再看看吧?”
周衛國點了點頭,眼神中透露出果決:
“嗯,炮擊之後,如果有漏網之魚,我們就試試53式機槍的威力。
現在,先讓戰士們做好準備,迎接小鬼子的衝擊”
此時,陣地上的精銳營和川軍營的戰士們已經嚴陣以待。
他們緊握著手中的武器,目光如炬,盯著前方越來越近的敵人。
而在第一道防線陣地後麵不遠處,炮兵陣地上。
楊誌華終於等到了日偽軍發起進攻的那一刻。
他猛地站起身,大聲命令道:“開炮!給我狠狠地轟他們的步兵!”
隨著楊誌華的一聲令下。
炮兵營的九二式步兵炮、意大利炮和迫擊炮紛紛怒吼起來。
一發發炮彈脫膛而出,如同憤怒的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