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淵而言,李密奪取黎陽倉之後將兵馬十倍百倍奉還的許諾可謂是毫無吸引力。
畢竟李密當初曾經坐擁三四十萬兵馬都能敗給秦昇,誰又會相信他憑借一千兵馬便可以東山再起。
再者說,他之所以收留李密,不過是看中他瓦崗之主的名頭,想著將來東出中原之時,用他去拉攏那些瓦崗舊部,可不是為了助他東山再起,反過來威脅到李家的大業。
況且,上一個相信李密會知恩圖報的人現在墳頭草都有幾尺高了吧。
見李淵絲毫不肯鬆口,李密知道這兵馬自己今日無論如何都借不到了,隻能陰沉著一張臉悻悻告辭而去,與來時的意氣風發完全判若兩人。
李淵看著李密離去的背影,目光漸漸變得陰冷。
這個李密,自己又是封他為國公又是封他做光祿卿,還將表妹許配給了他,他卻還是一點不肯消停,整天想著東山再起,卷土重來。
看來此人留不得!
……
另一邊,當李密走出唐王府的大門,他的心腹大將王伯當便立即迎了上去,低聲詢問道:
“怎麼樣,魏公,唐王答應借兵了嗎?”
李密回頭看了一眼唐王府大門外虎視眈眈的親兵,陰沉著臉說了一句“車上說”,便頭也不回一頭鑽進了自己的馬車。
王伯當遲疑了片刻,還是跟著李密上了馬車。
“伯當,看來這長安城是待不得了,我們必須要儘快離開關中,回中原重建瓦崗。”
待馬車一走遠,李密便一臉陰鷙冷聲對王伯當道。
王伯當聞言不由微微一怔,隨即有些不解問道:
“怎麼了,魏公,發生什麼事?”
“呸,我今日算是徹底看清李淵的嘴臉了,什麼同姓之誼,狗屁不是!”
一想到自己方才拉下臉低聲下氣去求李淵,可卻換來李淵的一再拒絕,一點都沒有幫自己一把的意思,哪裡顧及一點同姓之誼。
“我算是看明白了,李淵隻想將我像養條狗那樣養在身邊,根本不想讓我東山再起。
可他李淵是關隴貴族之後,我李密也是關隴貴族之後,憑什麼我要一輩子屈居在他之下。
總之,你替我安排一下,我們要儘快想辦法離開關中,否則晚了就有可能走不了了。”
王伯當點了點頭,隨後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遲疑了片刻,還是忍不住低聲問道:
“此事要告知夫人,讓她跟我們一起走嗎?”
王伯當口中的夫人就是李淵的表妹獨孤氏,雖說是李淵安排的婚事,可獨孤氏出身名門,知書達禮,自從嫁給李密之後,與李密倒還算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這些王伯當都看在眼裡,因此才有如此一問。
李密低頭想了想,還是重重搖了搖頭道:
“不必了,一切還是小心為上為好,她畢竟是李淵的表妹,誰都不知道她心中到底是向著我還是向著她表兄,因此還是不要讓她知道了,以免到時候誰都走不了。”
王伯當聞言不由長歎一口氣,卻沒有再勸。
獨孤氏對李密的好他這個心腹大將都是看在眼裡的,因此根本不相信獨孤氏會出賣他們。
但魏公說得也沒錯,如今非常時期,一切還是小心為上為好,隻能委屈委屈夫人了,希望她能理解魏公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