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李淵很快就會知道,沒有將先生強行綁去做官,絕對是他那個所謂的唐朝的損失。”
杜如晦聞言心中越發感動,隨後再次躬身施了一禮道:
“齊國公說笑了,在下才德淺薄,恐怕天下間唯有齊國公一人如此看重在下了。”
“先生不必如此多禮。”
秦昇再次扶起杜如晦,又戲謔一笑道:
“不過說真的,還好先生來得及時,若是來得再晚些……”
說到這裡,秦昇故意止住話頭不往下說,隻是麵上的笑容變得越發戲謔。
杜如晦心中一時莫名有些緊張,忍不住追問道:
“若是在下來得再晚些,又當如何?”
秦昇哈哈一笑:
“若是先生來得再晚些,隻能再次上路去洛陽見我了。”
聽了秦昇的冷笑話,杜如晦一時有些哭笑不得。
他在見到秦昇之前,一直在心中不住揣測秦昇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會不會當真跟李家和關隴貴族宣揚的那樣,飛揚跋扈,目中無人。
可如今真見到了秦昇,他發現秦昇不僅為人隨和,平易近人,說話也很是風趣,想來跟這樣的主公打交道會輕鬆愉悅得多。
想到此處,他也忍不住跟著笑了笑道:
“早知如此,在下當初途徑洛陽之時,就該停住不走了,就在洛陽城等待齊國公就好了,也省得走這麼多冤枉路。”
秦昇聽完不由莞爾一笑。
果然是刻板印象害死人呀,自己還以為像杜如晦這種行事果決之人,為人會很古板無趣呢!
可如今看來,杜如晦身上也並不缺乏幽默細胞呀!
不過說笑歸說笑,在正式起用杜如晦之前,有些話秦昇還是得跟他說清楚的。
“我知道先生有宰相之才,做一個小小的行台左仆射是綽綽有餘。
隻是如今先生初來乍到,若是我直接任命先生做行台左仆射,其他人難免會以為是因為先生出身京兆杜氏的緣故,對先生的風評反而不利。
因此,我打算讓先生先做代行台禦史,監察河北道諸官,待做出功績,我再正式任命先生為行台左仆射,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要不怎麼說真誠才是永遠的必殺技呢!
秦昇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了,杜如晦還能說什麼呢!
況且,放眼整個天下,恐怕也隻有秦昇敢相信自己一個隻做過幾個月滏陽縣尉的人有宰相之才了。
“承蒙齊國公不棄,願為齊國公效力!”
(回答一下某些粉絲的問題,秦昇的尚書令和大行台尚書令是兩個不同的官職,有時候真不是我寫錯了。
尚書令是中央尚書省的長官,而大行台是行尚書台的意思,最高長官同樣叫尚書令。
隋朝的道跟唐朝的道也有點不同,唐朝的道是監察道,隋朝的道是行軍道,可以理解為後世的軍區,大行台尚書令就是最高軍政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