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不知陛下急召臣回京,所為何事?”
客套過後,宋金剛便問起劉武周急召他回晉陽的緣由。
劉武周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轉身走到禦案後麵,拉開其中一個抽屜,從裡麵拿出一枚令箭模樣的東西,遞給宋金剛,沉聲問道:
“宋王,你可知道此為何物?”
宋金剛接過令箭,拿在手裡仔細端詳片刻,突然間忍不住驚呼一聲道:
“金狼頭令!”
之前他在和突厥人的兵馬一起南下並州之時,曾經在一些突厥將領身上見過這種金狼頭令,聽說這是突厥可汗用來征召兵馬的令箭。
草原上的任何部落隻要一見到金狼頭令,就要立即率領本部族最強壯最英勇的戰士去王庭見突厥可汗,隨時準備跟可汗一道去征伐敵人。
若是有哪一個部落膽敢抗命不派兵去王庭,必然會遭到突厥可汗派大軍前來討伐,以此來維持可汗的威嚴。
想不到如今突厥人竟然將這套規矩搬來了中原,給劉武周發起了什麼金狼頭令。
不過轉念一想,劉武周這個所謂的定楊可汗不就是突厥人的小可汗,頡利可汗給他發金狼頭令倒也說得過去。
看來,突厥人是打算大舉南下中原了,他們漢軍作為依附東突厥的勢力,自然也要出兵相助。
宋金剛甚至都能猜到突厥人此次征討的對象很有可能是河北的秦昇。
畢竟之前秦昇殺突厥使臣隨從並將他們首級送去東都洛陽的事鬨得沸沸揚揚,人儘皆知,宋金剛怎麼可能會沒聽說過此事。
以頡利可汗驕狂的性格,若是能忍得下這口氣,那當真是見鬼了。
如今已經入秋,草原上正是人肥馬壯之時,突厥人也是時候該南下河北,找秦昇狠狠出這口惡氣了。
雖說已經大致猜到了突厥人的意圖,但宋金剛還是打算問個清楚:
“陛下,頡利可汗是要你一起出兵攻打河北嗎?”
劉武周輕輕點了點頭,神色看起來很是凝重:
“頡利可汗要朕至少出兵五萬,從井陘或者飛狐陘出兵攻入河北,從西麵牽製住秦昇的兵馬,從而為南下的三十萬突厥大軍創造機會。”
“什麼?三十萬!”
聽到突厥人竟然要出動三十萬大軍攻打河北,宋金剛忍不住驚呼一聲,隨即搖了搖頭。
看來秦昇當真是惹怒到了頡利可汗,非要置他於死地不可。
不過他倒也能理解頡利可汗為何非要不惜一切代價去對付秦昇,畢竟頡利可汗是以前任可汗弟弟的身份繼承可汗之位,如今還不到一年時間,人心未定,最是需要立威的時候。
偏偏他一心想要拉攏的秦昇不僅不買他們突厥人的賬,還將他派去的使者的隨從全給殺了,可謂是狠狠打了他這個新可汗的臉。
若是頡利可汗對此無動於衷,那在隻認強者為王的漠北大草原上,他這個可汗也做到頭了。
因此無論是為了出氣還是為了立威,頡利可汗都要非殺秦昇不可,以震懾那些膽敢與他們突厥人為敵的勢力。
不過宋金剛也能猜到為何劉武周一聽說頡利可汗要他至少出兵五萬去攻打河北就愁眉苦臉。
劉武周雖說號稱擁兵十萬,但其麾下兵馬實際上不超過八萬人,其中還有不少是老弱病殘,用來壯壯聲勢可以,可真要讓他們上戰場,到時候不拖後腿就謝天謝地了。
若是劉武周當真出兵五萬去攻打河北,那就隻剩下不到三萬兵馬來守河東了,兵力上可謂是捉襟見肘,這也正是劉武周急召宋金剛回晉陽商議的原因。
宋金剛自然也知道問題的棘手,沉吟許久後,緩緩開口問道:
“陛下是擔心一旦我們出動五萬兵馬去攻打河北,河東便兵力空虛,很容易讓其他勢力,尤其是李唐有機可趁。”
宋金剛知道劉武周的擔憂不無道理,因為若他是李淵或者李世民,也絕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收複河東的大好機會。
劉武周點了點頭,隨即重重歎了一口氣,滿臉愁苦道:
“我不想出兵,可又怕惹惱頡利可汗,到時候三十萬突厥大軍就不是南下討伐秦昇,而是來討伐我劉武周了。
可我若是聽了突厥人的話,出兵五萬去攻打河北,又怕被李唐趁虛而入奪回河東,當真是左右為難呀!”
宋金剛聞言卻是忍不住哈哈一笑:
“陛下還是太過實誠了,突厥人隻說出兵五萬,但可沒說出的是精兵還是新兵呀!”
“新兵?宋王的意思是……”
劉武周聞言先是微微一怔,隨即很快便明白了什麼,忍不住麵色一喜道:
“宋王的意思是,現在立即招兵買馬,擴充兵力,待突厥人南下河北之時,派需要老弱病殘和新兵去攻打河北?”
“沒錯!”
宋金剛重重點了點頭,冷戰道:
“陛下隻需要再征大概三萬左右的新兵,之後再從軍中另外挑選兩萬老弱病殘,便可組成一支五萬人的兵馬前去攻打河北,也算是給突厥人一個交代了。
剩下的五萬精兵留守河東,足以確保整個河東萬無一失。”
劉武周低頭想了想,雖說心中也覺得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卻還是麵色有些顧慮道:
“就怕這些人不堪大用,上了戰場不僅幫不上忙反而拖了突厥大軍的後腿,到時候我又該如何跟頡利可汗交代。”
宋金剛聞言臉上不由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陛下莫非忘了,突厥人隻說要陛下出動五萬兵馬從井陘或飛狐陘攻打河北,從西麵牽製住秦昇的兵馬,並沒有說要這五萬兵馬跟他們突厥大軍並肩作戰。
因此陛下隻需派這五萬人裝模作樣去攻打土門關,即便是攻不下,突厥人也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