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現的問題,讓眾人的笑聲一下子就收了起來。
大家夥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看向了陳常青。
陳石頭在一旁低聲耳語,陳常青這才知道,開口詢問的老人是楊樹莊的村長李福。
楊樹莊在轉移的各村裡,屬於地理位置最靠外圍的那一個。
因此麵對這次鬼子突如其來的行動,楊樹莊轉移得十分匆忙,許多生活物資都來不及收拾,便隻能匆匆外出避難。
他們村在轉移的隊伍裡,屬於是物資最少,最遭不住鬼子長時間封鎖的那一個。
麵對大家夥對糧食的擔心,陳常青看了一眼係統倉庫裡存著的幾百斤小麥,臉上浮現出一股從容讓人看之心安的笑容。
“大家放心好了,我聯係的人說了,三天之後就會有第一批糧食送進來給我們。”
村裡的糧食暫時還不缺,三天之後簽到加上係統裡340斤,大概能湊個1200斤出頭的小麥。
“能,能有多少?”
有人不放心的開口追問,上下山的三溪村被鬼子盤踞封鎖,老營這裡幾百口人每天消耗,如果隻是單純帶個十幾二十斤糧食進來,隻怕解決不了問題。
陳常青想了想,說了個適中的數字。
“1200斤。”
隨即又不放心強調了一句。
“這隻是第一批,之後隻要鬼子繼續封鎖,糧食會源源不斷送進山裡來。”
在場的各村村長聽完這消息,有的臉上立馬露出了笑容,可也有臉上愁容更盛的。
這其中就有楊樹莊的村長李福。
劉三倒是看出了李福臉上神情不對,他見眾人沒注意,便起身來到李福身後碰了碰李福的肩膀示意他一旁說話。
“怎麼了李村長,你們楊樹莊剩餘的糧食可是沒法子撐到糧食送到的日子?”
李福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我是擔心陳隊長年紀輕,被人蒙騙了。
一千多斤糧食要運進這被鬼子封鎖的大山深處,那可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放心吧,陳隊長既然開口說了,那就肯定能做到。”
劉三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對陳常青有那麼大的信心。
不過話都說出口了,他倒也不好再吞回去,隻能是再安慰道。
“您放心,萬一楊樹莊的糧食不夠用,可以到我們三溪村先勻一些。
我們這裡離老營近,撤離準備比較充分,糧食短時間內還不至於吃緊。”
作為陳常青離開後,護送進山隊伍的第一人,劉三對各村的情況大致有一些了解。
要說這次轉移避難,哪個村準備最充分,無疑就是最靠近豐泉嶺老營的三溪村和下溪村兩個村子。
位於半山腰的三溪村,比山腳下的下溪村更便利,這次可算是把三溪村各家的家當都搬了個空。也就村裡的土房子和家裡的柴火拿不走,其餘幾乎沒什麼剩下。
雖然三溪村的耕地少,可這次帶進山的糧食可不少。
老村長陳豐田向來是有遠見的人,山下糧食收獲的時候,他總會讓村裡的人下山去采購糧食帶回村裡囤積起來。
三溪村的野味和皮毛,甚至山裡撿來曬乾的柴火、菌子,那都是附近十裡八鄉甚至縣裡都喜歡的東西。
有劉三有的保證,李福臉上的愁苦之色總算是減少了些。
不管怎麼說,三溪村的糧食富餘那是有目共睹的。
到時候萬一陳隊長說的糧食沒送到,大不了他李福豁出這張老臉找三溪村勻上一些便是。
暫時緩解了各村對糧食的擔憂,眾人又是圍著陳常青之前和鬼子戰鬥的事情聊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