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泉嶺,三溪村。
奪回三溪村已經過去了三天。
這三天時間裡,鬼子沒有派出任何部隊過來奪回三溪村。
周桂誠甚至將哨探派到了下溪村,楊樹莊,甚至野豬坪去偵查,依舊沒有發現日軍的身影。
老營已經有部分鄉親下山,跟著遊擊隊一起住在村子裡。
幾場大戰下來,村子裡的房子幾乎都遭到了破壞。
由老村長出麵協調,老營各村都派出勞力,加上剛被解救的,來自其他村子的鄉親們都留下來幫助三溪村進行重建。
正當三溪村的建設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負責遊擊隊後勤的大管家劉三也找到了陳常青,向他彙報此次作戰的一些情況。
根據任長峰送回來的消息,陳常青在戰後戰利品分配方麵作出了極大的讓步。
按照陳常青的要求,劉三對此次作戰繳獲的分配進行了極大的讓步。
遊擊隊隻拿了五十支三八步槍和兩支修複完好的擲彈筒。
其餘的繳獲基本由張喜連隊返回飛鷹嶺的時候,全部運送回去。
至於遊擊隊陣亡隊員的家屬補償方麵,劉三也和對方商量妥當,對於陣亡的遊擊隊隊員撫恤金為15個大洋,之後五年,每年再給遺屬發放一百斤糧食,十斤食用油,十斤肉,一匹布。
不過由於遊擊隊目前賬上根本沒有錢財,劉三隻能把商量好的條件帶回來告訴陳常青。
這樣的撫恤條件,對於陳常青來說倒也不是不能夠支付。
不論是米麵糧油還是肉和布匹,這些靠著係統產出,陳常青敢拍著胸脯保證一定能夠如實履行承諾。
唯一麻煩的,就是陣亡的撫恤金,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去弄才好。
因為這件事,他甚至找到了留在三溪村的周桂誠商量辦法。
“這個撫恤金倒也不是沒辦法。”
周桂誠想了想,對陳常青如實說道。
“陳隊長如果願意出售一些物資的話,我這邊有一個出售渠道,可以幫上陳隊長的忙。”
陳常青聞言,連忙拉住周桂誠的手臂,欣喜地感謝道。
“哎呀!那可真是謝謝周連長了。
你可不知道,我們遊擊隊賬麵上連一個銅子都沒有。
老劉那邊把問題就這麼拋給我,可是把我給愁壞了。”
跟在陳常青身後的劉三聞言,禁不住翻了翻白眼。
他跟陳常青也算是認識有段時間了,對自家這位年輕的隊長也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
總的來說就是熱心腸,能耐大,一腔熱血,殺鬼子毫不含糊。
可同樣毛病也是不少。
愛偷懶,招募新隊員後訓練基本都扔給獨立團過來的戰士忙活。
受不了苦,生活上各種講究,特彆是在吃這一事情上,上次還被他抓到自家隊長帶著隊員到倉庫拿肉出來搞所謂的燒烤。那火上烤的豬肉,油脂不停滴落在篝火堆裡滋滋作響,可把他給心疼壞了。
還有一點就是平時根本沒有什麼具體規劃,經常是想一出是一出。
就像這次陣亡隊員的撫恤問題,之前根本沒有考慮過有撫恤金這回事。
按照以往的慣例,戰死的家屬最多也就拿到幾個大洋,幾斤糧食作為補償。
更多的時候,連這點補償撫恤都沒有,隻是拿席子把戰死的人一裹,挖個坑埋掉了事。
兵荒馬亂的歲月,戰死的,餓死的,各種各樣的死法都有。活人都顧不過來,哪裡還顧得了死掉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