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的飲法源於秦漢,愛茶之人喝的從不是味道,而是因為他們能夠在茶葉滋味的變化之中,參悟出許多人生的哲理。
茶為本味,加入香料是一種變化,加入羊油又是另一番的變化。
正如人生,時移世易,變幻無常。
而炒茶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完全是因為人們的生活和精神更加富足了。
想要參悟人生,隨便翻翻書能找出一大堆人,沒必要再喝油茶湯子。
這時候,茶葉本身的味道,以及飲茶的趣味性,就顯得無比重要了。
李世民並不知道茶葉的珍貴性,更不知道柳葉送給張阿難這一包茶葉究竟值多少錢。
隻覺得茶道工夫甚是有趣,玩了整整一上午的時間,肚子灌得滿滿當當,一包茶葉也被他玩到見底了。
同樣上癮的還有蕭瑀!
猶如偏執狂一樣醉心於佛法的中書侍郎蕭大人,捧著隻剩下一口袋底兒的茶葉愛不釋手。
“陛下,此物究竟從何而來?”
李世民將茶葉的來路簡單介紹了一遍,還大大方方的說道:“剩下這些就送了你吧,朕明日再讓阿難去要一些!”
“謝陛下賞賜!”
蕭瑀將剩下的那點茶葉收起來,臉上浮現出幾分笑意。
“看來陛下對柳葉並不是那麼反感了!”
“其實在老臣看來,人生在世,隻要在一個領域能夠有所斬獲,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陛下,柳葉今年才堪堪十七歲,縱是你我這般大族出身,十七歲的時候又有什麼成就......”
李世民怔了怔。
他十七歲的時候剛剛靠著父輩的福蔭,混了校尉的頭銜,到雲定興手底下當差。
後來趕上運氣好,在雲定興的帶領下,救了隋煬帝楊廣一命,後來被提拔到宮裡當侍衛。
說是年輕有為吧...實在是談不上。
若是沒有父輩的地位,他怕是要混了兩三年,才能爬到校尉的官職上。
至於蕭瑀,就更加不堪了。
這家夥十七歲時候還在給隋煬帝楊廣當伴讀書童呢……
細想之下,柳葉能走到今日,其中固然有李淵等人幫助他的因素,但更多的,還是靠他自己的努力。
李世民皺了皺眉,道:“可商賈就是商賈。”
蕭瑀笑道:“商賈也要分種類,商賈重利輕義是自古不變的真理,可其中也有範蠡、桑弘羊、陶朱公這等人物。”
“柳葉幫助陛下解決了不良人的問題,也是同樣的道理。”
李世民總覺得他話裡有話。
“時文,你有話不妨直說,這裡又並非是宣政殿!”
“臣的意思很簡單,陛下不妨放下身段,跟柳葉多接觸接觸,一來,陛下此舉多少能讓青竹殿下敞開心扉,二來,柳葉想法頗為的新穎,又是商賈之中的典範,和他接觸可以常聽常新,在治國之道上大有裨益。”
李世民想了想,也覺得蕭瑀說的很有道理。
曆朝曆代,官府對商賈都抱著滿滿的敵意,認為他們不事生產,乃是治理國家的毒瘤。
可這幾年,商賈這個群體似乎和從前不一樣了。
就好像柳葉,一樁快餐生意,不光讓朝廷節省了不少開支,關鍵是長安城的官員們反倒吃得更好了!
同樣,百姓們也是如此。
放在從前,這簡直是違背常理!
這可能,就是商賈存在的意義...
“時文,中午不要走了,留在宮裡用膳,阿難還從柳葉那帶回來一壇子酒,咱們一同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