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大唐周刊》並不是隻有《三字經》。
作為頭版頭條的《三字經》,固然引人關注,但其他的文章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
在孔家的強力壓迫之下,購買《大唐周刊》的人確實是少了,可這種事情,偏偏引起了學子們的逆反心理。
國子監!
四門學中的學子雖然大部分出身不算高,但這一批學子對《大唐周刊》的支持度卻是最高的。
因為他們的家族,從來沒有強烈要求他們去遵從孔家的話。
“哈哈哈,本公子的文章見刊了!”
“我的也在上頭,可惜,為何是在末尾?若是碰見沒有耐心的,恐怕都翻不到我寫的文章!”
“我發現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罵得越厲害,就越容易見刊!”
“我也發現了,可能這是《大唐周刊》吸引讀者的一種手段吧...”
還沒有到上課的時間,學生們卻早早抵達教室。
國子監內的規矩極其嚴格,不過規格最高的國子學和太學,反而會鬆快一些。
那些人都是高官子弟,沒必要為前途發愁,之所以過來讀書,無非是臉麵上好看而已,
他們的父輩當然也存了找個地方好好管教管教他們的心思,長安城中屬於是那種典型的水淺王八多,整天在街上招貓逗狗,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得罪大人物。
萬一給家族引來禍患,那可就萬死莫贖了。
而四門學中的學子,卻沒有其他的出路。
隻有刻苦讀書,等待科舉考試,才是他們唯一出頭的機會。
學生們正在議論著,幾本薄薄的《大唐周刊》在他們的手中飛速流轉,每個人閱讀的時間有限,往往還沒讀完,就會被下一個人生生搶走。
瞪半天眼也無濟於事,沒辦法,總共就這麼幾本,還是費了死力氣才得來的,大家都想看看。
鐺鐺——
上課的梆子聲剛響了兩下,學生們怪叫一聲,飛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好。
他們可沒膽子跟先生對著乾!
嘎吱嘎吱——
一輛木質的小推車,在老仆的幫助下進入教室。
學生們都嚇了一跳,繼而齊齊站起身來。
“見過文紀先生!”
來人,赫然正是李綱!
李綱笑眯眯的衝著下邊擺了擺手。
“今日這一堂課,由老夫來給你們上!”
嘩——
教室裡一下子炸開了鍋。
“文紀先生給咱們上課?”
“我的娘啊,這是咱們四門學多少年都碰不上一次的大好機會!”
“文紀先生啊,這可是文紀先生!”
在他們的眼中,李綱是站在學問巔峰的人。
能夠跟在他的身邊聆聽教誨,是很多學生畢生最大的夢想!
朝聞道,夕可死焉,並非是一句空話。
這年頭,為了追求學問而送命的人,一點都不少!
“肅靜!”
“勿要驚擾先生!”
有老成持重的學生大喊一聲,隨即上前,在李綱麵前躬身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