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轉頭問道:“這位大人是?”
“吾乃大鴻臚李盛!”
“原來是李大人,李大人知道黃巾軍作亂期間有多少難民湧往幽州嗎?”
“這......本官不知!”李盛眉頭緊鎖道。
“李大人不知道,那本侯可以告訴你,有統計的人數就已高達五十八萬,還有陸續過去避難的,不知道李大人的一千石糧食可以支撐多久?”蘇銘淡淡道。
李盛聞言臉色漲紅,憋了半天找不到一句話反駁,看到劉宏威嚴的眼神,連忙出聲道:“是本官的不是,還請冠軍侯見諒。”
蘇銘聞言微微點了點頭,朝堂上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不可能和對方一直耍嘴皮子。
“李愛卿以後發言還是要貼合實際,朕都知道許多難民逃往幽州,你這個九卿做的不稱職啊!”劉宏淡淡道。
“請皇上恕罪,是微臣孟浪了。”李盛慌忙下跪。
他方才也是接到了袁隗的目光,出聲試探一下罷了。
“嗯......起身吧,朕也沒想把你怎麼樣。”
李盛聞言擦了擦額頭的細汗,高聲道:“謝皇上!”
接下來眾人談了一些國事,包括戰後生產,百姓安置等問題。
良久,劉宏忽然說道:“冠軍侯,朕對你的詩可是時常研讀啊!越看朕越是喜愛。”
“多謝皇上讚賞,微臣感激不儘。”蘇銘拱手道。
“冠軍侯的詩才當世一絕,老臣曾有幸得贈一首,至今記憶猶新。”劉虞出聲道。
“劉大人謬讚了,蘇某與劉大人一見如故,方才有感而發罷了。”蘇銘笑道。
“冠軍侯謙虛了。”
“愛卿快快到來,容朕好好欣賞一番。”劉宏急忙說道。
劉虞聞言微微拱手,將蘇銘之前贈予的詩朗誦了出來:
“伯安鎮幽州,風煙望廣陽。”
“與君離彆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劉虞的聲音在整個大殿回蕩,經久不息,所有人聞言都在細細品味這首詩。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劉宏嘴裡反複喃喃這一句,隨即大笑道:“好好好,不愧是蘇淩雲,寫的好。”
“是啊!是啊!這首詩一出,其他描寫友誼的詩在它的麵前都顯得黯然失色。”
“不錯,蘇淩雲不愧是大漢第一才子,每次出手都驚世駭俗。”
“劉大人真是好運啊!僅憑這一首詩裡麵的名字就足以留名青史了。”
......
其餘大臣聞言紛紛竊竊私語起來,言語間都是對蘇銘的推崇。
蘇銘始終保持著微笑,他原本想低調行事的,沒想到又成為了眾人的焦點。
“冠軍侯,可否為朕作詩一首?”劉宏開口道。
他聽到劉虞的表字在詩句裡,內心極為羨慕,這可是足以名傳千古的絕句啊!
“承蒙皇上喜愛,微臣甚是惶恐,微臣願為皇上作詩一首。”
蘇銘雖然這樣說,但內心卻很是為難,因為在他眼裡劉宏實在是沒有什麼值得歌頌的,隻能昧著良心誇對方了。
“好好好,朕很是期待冠軍侯的詩。”劉宏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