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張飛等人聞言也紛紛出聲讚歎,雖然他們不是很懂,但不妨礙他們對蘇銘的崇拜。
“哈哈,看來諸位愛卿也非常認可這個製度,那朕就放心了。”蘇銘哈哈一笑,緊接著說道:“朕還要全國舉辦科舉,這件事就交由吏部負責,誰想要兼任吏部侍郎的官職?”
“主公,微臣願意,隻是科舉是什麼,微臣還不是很理解。”荀攸一步踏出,接下了這個重任。
“朕欲要讓全國百姓讀上書,開民智,以科舉選拔官員,結束世家世家數百上千年來對文化典籍的壟斷。”蘇銘的聲音擲地有聲,震撼著所有人的心神。
“主公的意思是,用筆試選拔官員,人人皆可參與?”荀彧驚駭出聲。
“不錯,這是朕思考已久的決定,諸位認為如何?”
“陛下聖明,以才華論高低,單單一個科舉,就足以比肩聖人。”賈詡微微拱手。
他是真的這麼認為的,自古以來太多人才被埋沒了。
他們沒有條件可以讀書,更沒有資格登上廟堂。
如果科舉製度早出現幾百年,那麼華夏將會湧現更多名傳千古的天才人物。
郭嘉、戲忠等人亦是被蘇銘的大手筆震驚到了,他們更加好奇他的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怎麼能想出如此驚世駭俗的製度。
“科舉不僅要搞文試,還要辦武試,第一名就叫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以此類推,分文武狀元。”
蘇銘侃侃而談,將科舉製就這麼定了下來。
“遵旨,微臣定按照陛下吩咐的來,隻是考試的形式微臣還需要多加琢磨。”荀攸拱手道。
華夏人太多了,若是這麼辦,不知道要舉辦多少場考試,必須想個萬全之策才行。
“這個朕已經想好了,就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先由各鄉鎮選拔舉人,中舉的人才能參與會試……”
蘇銘仔細將科舉劃分出來,荀攸邊聽邊記,從他顫抖的手可以看出他非常激動。
這麼一來,科舉製完全就是成型的,不像是最初摸索的形態,陛下實在是太超前了。
郭嘉、賈詡等人也對蘇銘佩服的五體投地。
“陛下,那朝廷是不是要大辦學院?”戲忠拱手道。
“不錯,這件事就交由蔡院長執行,可以由朝廷開辦,也可以由私人開設,但收費不能超過朝廷規定的標準線。”蘇銘點點頭。
華夏太大了,若是用朝廷辦,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允許私人開辦,可以加快這一進程。
最重要的一點,有了科舉製,那些異族才會更加努力學習華夏文化典籍,這樣同化他們的速度也會快上許多,一舉多得。
“微臣遵旨!”蔡邕鄭重拱手。
他雖然忠於漢室,但看到自己女婿成為帝王,外孫成為儲君,他比任何人都要高興。
蔡琰、貂蟬等女站在一側,並沒有出聲打擾蘇銘。
蘇陌小臉崇拜地看著他的父皇,他年紀雖小,但也能聽明白科舉製和三省八部的重要改革對大乾的重要性。
這要是讓他統治,他根本想不出這種劃時代的改革。
這場登基大典持續了一整天,期間除了吃飯的時間,蘇銘都在大刀闊斧的改革。
不過他還是沒有涉及到土地改革,飯要一口一口吃,他所做出的改革夠大了,土地改革延遲一段時間吧!
喜歡三國:開局係統加霸王傳承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係統加霸王傳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