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話題無一不是關於科舉的。
學子們更是日夜苦讀,他們或是埋頭於書卷之中,或是與同窗好友探討學問,或是向夫子請教疑難問題,都在為科舉做著最後的衝刺。
而那些原本對讀書不太感興趣的人,也被這股熱潮所感染,紛紛開始拿起書本,臨時抱佛腳,想要碰碰運氣。
一時間,整個大乾皇朝都彌漫著濃厚的學習氛圍,他們都相信,隻要努力,就一定能夠在科舉中取得好成績。
“陳書生,你熟讀儒家經典多年,有沒有希望中舉啊?”賣豬肉的老板看向一個身著白衣,頭戴書生帽的年輕人。
“這種事情說不準,小生當儘力而為,至於結果,聽天由命吧!”陳濤微微一笑。
“聽說整個大乾的學子有數十萬人,這個競爭太大咯。”
“是啊!陛下勵精圖治,在短短的時間內令整個大乾煥然一新,真不愧是千古君王也!”陳濤說著向著洛陽方向拱拱手。
“那是,大家都說陛下是聖人轉世,來拯救咱們的。”
……
幽州,天啟書院!
這裡是天啟書院的發源地,其餘州郡的天啟書院都隻是它的分院,裡麵更是湧現了不少絕世天才,一個個滿腹經綸。
“雲墨,對於這次科舉,你可有把握?”手握折扇的陳令微微一笑。
他身高八尺有餘,長得濃眉大眼,鼻子高挺,溫婉如玉,笑起來更是讓人如沐春風。
“大乾天才數不勝數,光是幽州天啟書院就有數百名頂尖才子,難,難,難!”荊榮搖搖頭。
他身材魁梧,肌肉將學服撐的鼓起,目露精光,身上散發著淡然的氣息,若不是穿著學院的服飾,恐怕會認為他是一個武者。
“哈哈,雲墨兄太過謙遜了,當初你在學院內可是名列前茅的存在,連我都自愧不如。”李晟哈哈一笑。
“長淩說的不錯,若是連雲墨你都無法拔得頭籌,吾等就更沒有希望了。”陳令點點頭。
幾人之中才華最高的就是荊榮,而且他不僅修文道,連武道都有所成,文武雙全。
他已經從學院畢業兩年了,但被盧植留下來教學,因而沒有從政。
現在既然推行科舉製,他肯定是要前往參加的。
這兩年學院湧現了不少才子,有的從商,有的從政。
已然從政的學子已然不會再參與科舉了。
“第一場是鄉試,吾等還得等上五日時間,諸位還是多多溫故知新吧!”荊榮微微一笑。
他們作為天啟學院總院的天才學子,可以免去院試,直接參加鄉試。
也就是說他們還沒有考試,就已經是秀才了。
當然,這種殊榮隻有書院內名列前茅的學子才有,其餘人還是要乖乖去參加院試。
取得秀才才能參加鄉試,鄉試中舉之後可以接著參加會試。
其中層層遞進,每一場考試都會篩選掉一大批人,這些人中不乏真正的天之驕子。
隨著時間推移,院試終於開始了,那些學子臉上既是緊張又是期待。
幽州某座考場內,監考官一臉嚴肅地在場內巡查著。
這場考試隻有三門,其一是四書五經的內容,其二是按照命題寫文章,其三是根據意境即興賦詩一首。
至於考中秀才的人,按照參考人數比例錄取,一百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