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眾人邊走邊聊,一路朝著宮外而去。
而大乾的書生、老百姓都在討論科舉的事情,三年一次的熱鬨,每個人都會關注的。
洛陽城內的天仙樓就坐滿了人群,裡麵基本都是天啟學院和天武學院的學子。
“元林兄,此次科舉可有把握啊?”一個手拿折扇,風度翩翩的男子開口詢問。
“長賜兄說笑了,大乾人才輩出,哪有那麼容易?能中舉就已經是祖上燒高香了。”方青苦笑一聲。
“元林兄在學院可是名列前茅的存在,可不要妄自菲薄啊!”一旁的藍衫青年開口。
“第一屆科舉的龐統不就是野外之人嗎?大乾臥虎藏龍,諸位還是不要掉以輕心才是。”
“元林兄說的沒錯,據傳當初通過會試的人,隻有龐統一人回答出了陛下的問題,其餘人完全沒有頭緒,可見題目的難度之高。”黃義黃長賜微微頷首。
“不錯,喝完這杯酒,吾祝諸位金榜題名,進入廟堂之上,為大乾效力。”方青舉杯一笑。
“好,希望吾等都能中舉,入得廟堂,也算不辜負多年的寒窗苦讀。”林閔大笑一聲。
幾人對視一眼,碰了一下酒杯,便一飲而儘。
除了他們在討論科舉之外,其他桌的客人也在熱烈討論著,其餘州郡談論的更多。
許多家庭貧困的人都想靠科舉之路躍升成為人上人,他們往往比常人更加努力。
科舉製度打破了世家的對普通人晉升之路的封鎖,天啟學院的成立,打破了世家對書籍的壟斷。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過去了五天!
這一日,大乾第二屆科舉鄉試終於隆重展開。
所有的學子紛紛湧向考場,有的人臉上充滿了緊張、有的則一臉輕鬆愜意。
有一些地方沒有考場,學子就需要跋山涉水,跨越超長的路程參加考試。
每個考場裡麵都配有六位監考官,至於人數為何這麼多,就是為了防止他們被賄賂。
如果隻是一個監考官,那麼他大概率會徇私舞弊,給考生透題。
監考官數量的增加也就意味著學子賄賂考官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呼……”
洛陽考場上的方青深呼一口氣,緩緩打開了試卷,原本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
顯然這一次的考題他很有信心,算是撞他槍口上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考試總會有不會的考生,此刻他們愁眉苦臉,苦苦思索,卻依舊答不出自己滿意的答案。
所有人都在奮筆疾書,多年的努力,能否登上廟堂,光宗耀祖就在這一刻了。
考生中,一個臉色憔悴的青年一臉認真地書寫著,他今年必須中舉。
前幾年他們村就有一個人中舉了,那陣仗嚇死個人。
車隊足足有數十丈,敲鑼打鼓,全村的人都出來圍觀,風光到了極點。
而且他們家的族譜因為他一人單開了一頁,從他開始,他就是這一族的祖宗,這可是莫大的榮耀。
後輩子孫提到自己中舉的老祖宗也會一臉自豪的,他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很多人都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參加科舉的。
舉孝廉已經成為了過去式,科舉成為了唯一晉升的途徑,他們拚了命想要中舉。
當然,如果有足夠出眾的才華,也不一定要參加科舉,像鐘繇、陳群他們就是荀彧舉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