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接過大略瀏覽,詔書雖短,內容卻讓他心頭巨震!
這招數何其毒辣,直擊草原民族命脈,瓦解其精神根基,再以分化地域策略,令其團結無望。兩策並施,時日愈久,效用愈烈!
“燕王殿下,何事?”陶光嘯察覺朱棣神情有異,連忙詢問。
“你自個兒瞧瞧吧。”朱棣將詔書遞給陶光嘯,麵上猶帶驚愕。
陶光嘯接過一閱,不久,同樣的驚訝之色也浮現在他的臉上,隨著閱讀深入,這份驚異愈發濃厚。
讀畢,他長歎一聲:
“這背後的高人,水平非凡!放眼大明,能達到這等境界者,不過寥寥五指之數!”
朱棣深以為然:“的確,此計高明至極,草原之上,幾近廢其武功。”
陶光嘯隨即詫異:“如此高明的手腕,究竟是誰的主意?”
朱棣也是一頭霧水,詔書中並未透露策劃者身份,僅令他籌備,待朱桂抵達大同府後,即行此計。
朱棣瞥見朱桂之名,心頭閃過一念:難道是朱桂?
然而,他迅速自我否定。
此計顯然出自深諳政局的老手,年僅十七的朱桂,怎能有此籌謀?
於是,他向錦衣衛追問:“此計出自何人?”
錦衣衛迅速回應:“乃代王殿下所獻。”
此言一出,陶光嘯剛舉茶欲飲,聞聲竟一口噴出,滿臉震驚之色,難以置信。朱桂怎會懂這些?
“什麼?竟是小十三的主意?”朱棣亦是錯愕,小十三何以無所不能?
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如何掌握這般深沉的政治手腕?
朱棣百思不解,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絕望——朱桂如此建功立業,豈非威脅到他們這些皇子的地位?
另一邊,應天府內,朱元璋攜朱桂巡視未離京就藩的皇子們。
路上,朱桂目光掠過係統提示:
【您的草原處理提案已被朱元璋采納,恭喜!】
【獎賞:忠誠度100的錦衣使者三千名!】
【是否接受?】
“暫不接受。”朱桂心中默語。
如此一來,東廠的基石已然奠定,但此刻朱元璋在側,不宜顯現。
若三千錦衣使者突現,恐驚動四鄰。
不多時,朱元璋領朱桂步入一處寢宮,內有幾位年輕的皇子等候。
朱桂一眼掃過,皆是熟麵孔,包括朱元璋第十四子朱楧、第十五子朱值、第十六子朱栴,皆為皇家兄弟。
朱元璋此舉用意,朱桂心知肚明,無非是以他為範例,讓諸弟效仿學習。
想到這裡,朱桂不禁微笑。老父也是激勵競爭的高手。
“我把桂兒帶過來了,你們不是總好奇他有何神通廣大?來,自己瞧瞧。”朱元璋坐定一旁,笑道。
頓時,皇子們圍繞朱桂,有的細細打量,有的試探觸碰,似要探秘。
朱楧問道:“兄長,那火車真是你造的?”
朱桂笑而點頭:“正是。”
朱值接著問:“那玻璃球呢?”
朱桂依舊微笑:“也是我的手筆。”
最後,朱栴問:“兄長,北元可汗是你所殺?”
喜歡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請大家收藏:()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