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行為曆來為帝王所忌諱,畢竟若國內存在一支行動自由、朝廷難以掌握行蹤的軍隊,皇帝怎能安心?
明白了這一點,朱元璋心中既是更加驚喜,也更加警惕!
朱桂這小子實在太機智了!
立下大功後,又因先斬後奏主動向皇帝請罪,這種手段,即便是身經百戰的藍玉也未必能想到。
藍玉或許會覺得,先斬後奏算什麼大事?
你個老皇帝就看我有沒有立功不就行了?
還請什麼罪?
藍玉肯定會不屑地說:“請罪?免了!”
“小十三怎麼懂得這些彎彎繞繞?”朱元璋心裡嘀咕,“我又沒教過他這些,一個十七歲的孩子怎麼可能明白這些門道?”
老朱怎麼也想不通,連藍玉這樣的老將都不懂的道理,
朱桂怎會懂?
難道朱桂真是天賦異稟,具備帝王之才?
可作為第十三子,朱桂的命運注定隻能是藩王。
朱元璋再次因為兒子的傑出才華而陷入煩惱和戒備之中。
對於這樣一個強勢的藩王,大明未來的皇帝該如何是好?老朱心中長歎。
儘管有所顧慮,朱元璋還是繼續閱讀戰報,看到了朱桂出兵的原因:
大同府的商隊遭到哈梅裡國襲擊,朱桂率軍反擊。
“這和我之前的猜測差不多。”朱元璋微微點頭。
他原以為朱桂出兵是為了保障大明與西域貿易通道的暢通,畢竟大同府的主要業務就是貿易。
事實證明,朱桂正是這麼做的,因為商隊遇襲,所以他發兵哈梅裡國。
“但小十三是如何僅憑五千騎兵攻破城池的?”朱元璋心中疑惑。
他之前了解到哈梅裡國有三萬多兵力,且領袖是前元西寧王的後代。
由於當時大明與西域的貿易中斷,加上哈梅裡國相對安分,沒有像北元殘餘那樣頻繁侵擾大明邊境,朱元璋在評估了滅國可能帶來的損失後,暫且放過了哈梅裡國。
但根據目前的信息,朱桂僅用五千騎兵就消滅了三萬守軍,自身損失不足五百人!
朱元璋迫切想知道朱桂是如何做到的。
帶著疑問,朱元璋繼續閱讀。
很快,戰報中的內容解答了他的疑惑。
朱桂事先在哈梅裡城內安排了內應,五千騎兵進攻時,內應打開了城門,使得騎兵輕鬆入城,這才有了五千騎兵攻破三萬守軍的城池之事。
朱元璋恍然大悟:“我就說嘛,五千騎兵攻破三萬人守的城,太不可思議了!原來是有內應啊!”
沒有內應,五千騎兵攻城無疑是送死,但有了內應開門,攻克城門的難題迎刃而解。
不過,朱元璋心中仍有疑問。
騎兵在開闊地帶對步兵有優勢,衝鋒後步兵往往潰散。
但在城內情況不同,步兵可以利用建築物作掩護,比在平原上更能有效對抗騎兵。
那麼,朱桂的騎兵在內應開門後,是如何應對那三萬步兵利用城市建築進行巷戰的呢?
朱桂在戰報中並未提及這些細節,隻簡單描述了內應開門後,戰鬥如摧枯拉朽般勝利。
至於哈梅裡城士兵的箭雨因騎兵鎧甲堅固而未能造成傷害,朱桂更是隻字未提。
他知道,如果在戰報中透露這些,老朱可能會像旅長對待李雲龍那樣對他嚴懲不貸,因此朱桂留了一手。
朱元璋沒想到這一層,還以為哈梅裡國的士兵不堪一擊,城破即逃。
戰報還提到,大明駐紮西域的將領韓信帶兵與朱桂會師,兩人商議後決定徹底清除河西走廊的各股勢力。
喜歡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請大家收藏:()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