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聞訊,無不驚駭!
朱桂雖有戰功在身,
但不論是北元還是河西走廊的勢力,
皆為敵對或威脅大明安全,
朱桂征討,理所應當。
前兩次出征,朱桂也僅誅首惡,
或消滅其軍隊。
而今錦衣衛回報,言朱桂坑殺十四萬人,
區區野人女真部落,何來十四萬兵力?
話說這事兒,十四萬條性命,眨眼間化為烏有,裡頭肯定夾雜了不少尋常女真百姓。
一時間,朝堂之上,眾多讀書人臉露愁容。
按他們念的書,對付外族該是教化為先,哪有像朱桂這般,二話不說,上來就全給埋了?
這未免太過粗魯!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乾出這等惡行的,竟是大明朝的親王!
幾位翰林院的學士,眼神交彙,彼此間那份不滿,藏都藏不住。
“陛下!”
其中一位翰林院學士站了出來,對著老朱拱手行禮。
旁人見狀,瞧著他一臉的不痛快,心裡暗叫不好:這倔脾氣怕是要發作了,不對,是要跟親王杠上了!
“嗯?”老朱本是一臉喜色,見方孝孺站出來,還一臉怒氣衝衝,眉頭不禁一皺。
“何事?”
老朱先朝遞戰報的錦衣衛招了招手,讓他把戰報呈上,隨後轉向方孝孺詢問。
想到方孝孺的身份,加上錦衣衛剛彙報的信息,老朱估摸著方孝孺為何動怒了。
“代王坑殺十幾萬人,有悖天理人情啊!陛下應當下旨責罰才是!”
方孝孺挺直腰板,慷慨陳詞。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皆皺起了眉頭。
剛才戶部尚書楊靖和涼國公藍玉還在誇朱桂立了大功,加之朱桂的產業越做越大,不少官員家眷都受惠於他。
如今方孝孺竟要皇上責備朱桂,立刻引起眾人不滿。
“陛下!”
“代王此舉是為了國家除害!手段雖激烈了些,但一切都是為了大明,請陛下三思!”
支持朱桂的官員出列,拱手進言。
“還請陛下三思!”
更多官員站了出來,附和道。
在他們看來,朱桂殺的是野人女真這樣的外族,而非中原子民,彆說十幾萬,就算殺上百萬,也是殺得好。
畢竟老祖宗有言在先,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朱桂的做法,正是遵循了先輩的智慧。
至於方孝孺唱反調,難道你還比老祖宗聰明不成?
“你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幾萬人命啊!你們難道就沒有一點觸動?!”方孝孺見群臣力挺朱桂,不由大怒。
不少官員懶得與方孝孺爭辯,扭頭避開,但也有人願意與他理論一番。
“你覺得代王才智如何?”
戶部尚書楊靖笑眯眯地問方孝孺。
“代王才智自然出眾。”方孝孺不明就裡,但還是回答了。代王若無才智,火車等奇技也不會出現在大明,說他才智過人並不過分。
“那你認為代王會是濫殺無辜之人嗎?”
楊靖接著問。
方孝孺沉默片刻,沉聲道:“從前的代王不像濫殺之人,但現在就說不準了。”
楊靖的笑容更甚,“你既認為過去的代王不是濫殺之人,又承認他的才智超群。如今他做出這等異常之舉,坑殺了十幾萬人,會不會是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呢?”
楊靖覺得朱桂殺些外族不算什麼,既然有人質疑,便隨口找個理由解釋。
這理由讓方孝孺眉頭緊鎖,似乎有些道理,但他實在想不通朱桂為何要這麼做。
“都彆吵了。”
“戰報還沒看呢,說不定小十三在裡麵寫了他為何要消滅野人女真部落的原因。”
老朱已從錦衣衛手中接過戰報,笑道。
隨即,他又看向方孝孺,問道:“我記得小十三發明標點符號時,你還親自上門稱讚他是文壇之光,怎麼今天非要找小十三的茬?”
喜歡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請大家收藏:()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