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難以置信!
他們嘗試著依據鄭道傳透露的數據,在腦海中勾勒出那架飛機的形象,無一不震驚萬分!
這飛機的規模超乎想象!
大明代王竟然能讓如此龐然大物翱翔天際?
這簡直讓人難以置信!
“我們都未曾目睹這飛機真容,你身為與我們相同的大明屬國使臣,又是如何見識到的?”
一位使臣疑惑地發問。
鄭道傳聞言,精神一振!
他正等待著這樣的提問!
“與你們相同?你怕是看輕我了!”
鄭道傳說著,臉上洋溢著自豪。
在鄭道傳眼中,朝鮮王朝可是大明的親密盟友!
怎能與這些小兄弟們相提並論?
“即便不同,你也該有個合理的解釋吧?”
有使臣緊追不舍地追問。
這正中鄭道傳下懷。
“解釋很簡單,我朝鮮與大明代王交情匪淺。”
“因此,當代王製造出飛機時,便主動邀請朝鮮王朝前往觀禮,而我便是朝鮮派出的觀禮代表。”
“所以我有幸近距離親眼見證了飛機的風采。”
鄭道傳一臉得意地說著。
他巧妙地將自己主動訪問大同府的情節,改成了朱桂主動邀請朝鮮,營造出一種父慈子孝的和諧景象。
“代王主動邀請的?”
“難道代王帶著三萬斤重物飛天是真的?!”
“嘶——!我還是難以置信!”
驚歎聲此起彼伏。
眾人皆瞠目結舌!
既驚訝於朝鮮王朝與大明非同尋常的聯係,又震驚於大明代王真的能將三萬斤重物送上天空。
一時之間,客棧內陷入一片靜默。
使臣們眉頭緊鎖,苦苦思索著,朱桂究竟是用了什麼手段,將那三萬斤的重物送上了天?
正當使臣們因朱桂的飛機而苦惱之際,
大明的藩王們也紛紛抵達應天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中,燕王朱棣及其謀士陶光嘯,
被朱元璋召入皇宮。
見到朱棣受到如此特彆的待遇,不少藩王豔羨不已。
他們也聽說了朱棣設伏擊潰瓦剌和韃靼七萬大軍的事跡,因此認為朱棣此行必是去領賞的。
一時間,
許多藩王以期待的目光注視著朱棣。
他們心想,終於有藩王能與朱桂一較高下,讓他們這些藩王也能鬆一口氣。
而朱桂的神情卻頗顯古怪。
他也知曉朱棣立功之事,
但作為大漢的直接領導者,朱桂清楚朱棣拉攏大漢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因此,在平定瓦剌和韃靼的事件中,朱棣所謂的功績全是虛構!
更尷尬的是,
在朱桂得知燕王府偽造功績之前,他就已打算為大漢正名,
於是向朱元璋呈遞了奏折。
也就是說,
朱元璋很可能已經知曉朱棣偽造軍功的事情。
這次朱棣進京,恐怕是要為這偽造軍功之事付出代價!
想到年逾三十的朱棣可能要遭受朱元璋的藤鞭之刑,朱桂嘴角微微抽搐。
不過話說回來,這位四哥也是夠有意思的。
何必去搶那份不屬於自己的功呢?
在朱桂的記憶裡,
朱棣也算得上是個狠角色。
若非自己出現,
北伐北元的最大功臣必然是燕王朱棣,他會風光無限。
但朱桂的出現,
使得北伐的頭功落入了朱桂手中。
然而,朱桂萬萬沒想到,
喜歡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請大家收藏:()大明:機甲六戰機是有億點點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