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國國王一臉愧疚地說。
朱桂翻譯了這些話,朱元璋明白了原委。
他對這事兒並沒太在意。
畢竟,保護國家是國王該乾的。
得想方設法保住國家安全。
換成朱元璋,說不定也會這麼乾。
這時,他已經原諒了蘇一國國王。
朱桂把朱元璋的意思翻譯過去,讓對方放寬心。
大明朝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國家。
知道自己被原諒,蘇一國國王滿眼淚光。
而大明朝,也因此看清了蘇一國的態度,
真心想和自己長久貿易,
能正確認識錯誤,不遠萬裡來道歉。
這種態度,贏得了他們的認可。
能和這樣的人做生意,大明朝也覺得榮幸。
於是,朱元璋宣布和蘇一國建立長期貿易關係,
還下令建專門的貿易港口,
為了交易方便。
這樣的國家,朱元璋覺得值得一做。
“多虧貴國寬宏大量,我回去後也會采取措施,”
“儘量給貴國提供便利。”
蘇一國國王說。
聽了這話,朱元璋從龍椅上站起來。
“好,那就祝我們合作愉快。”
朱元璋說。
第二天,蘇一國國王離開了大明朝。
兩邊很快就有了專門的貿易港口,
彆的國家不準占。
這讓其他國家眼紅得不行,
都紛紛向大明朝提類似要求。
但結果明擺著,朱元璋一個都沒答應。
為此,朱元璋定了個規矩:
和大明朝貿易二十年的國家,
能得到大明朝建的專用貿易港。
其他國家一聽,馬上跟大明朝簽了約,
保證和大明朝保持二十年的貿易,
而且二十年後還會續簽。
這一下,大明朝的名聲在全球響亮起來,
大明朝的門戶,一瞬間完全打開了。
這天,朱桂拿著張紙坐在屋裡,
臉上有點愁容。
這是上次擊退外敵,係統給他的獎賞。
紙上寫著蓋樓的步驟。
“這獎勵太不實用了。”
“現在的大明朝根本沒有建樓的條件。”
朱桂自言自語。
不說打地基有多麻煩,
就連建樓用的鋼筋水泥,大明朝現在都沒有。
雖然有鐵礦,但沒條件煉成鋼。
所以,朱桂先把它放一邊,
等將來有條件了,再考慮建樓的事。
但接下來,他知道該乾啥了,
得琢磨出煉鋼的辦法。
至於水泥嘛,不用擔心,
好在朱桂懂一點這方麵的知識。
雖然懂得不多,但有時間慢慢試驗。
於是,朱桂叫人弄了些鐵板來,
打算在府裡煉鋼。
“這絕對是個大活兒,怕是得好幾個月。”
朱桂對著管仲說。
聽這話,管仲心裡有數了,
接下來的小事兒,不能再麻煩朱桂,
能自己辦的,就自己辦,
讓朱桂專心在府裡搞實驗。
半個月準備下來,朱桂初步鼓搗出些煉鋼的東西。
代王府裡,備了不少鐵,
這事也告訴了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