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留在此地已無必要。
於是,他下令軍隊撤離。
返回都城後,男子將真相告知於王。
“怎會如此!這位太子殿下究竟是誰!”
“竟有如此敏銳的洞察力,輕易發現你們的行蹤。”
國王聞訊,驚訝不已。
此刻的男子,也滿是不解地搖了搖頭。
他隻知對方是大明國的太子殿下,同時,對朱桂的智慧深感欽佩。
接著,他也將朱元璋的話轉述給國王。
“既然如此,我們也無需再玩弄小計謀了。”
“乾脆直接與他們硬碰硬,看看到底誰更強。”
言畢,他開始著手安排接下去的事宜。
既然決定正麵交鋒,自當將此事傳達下去,同時,也讓大明國知曉。
這將是兩國間的一次正麵較量。
國王對自己國家的實力滿懷信心。
雖長年飽受嚴寒,但國家發展並未滯後,甚至可媲美歐洲強國。
消息亦被送到了大明國。
朱元璋聞訊,頓時振奮起來。
他立即將此消息告知了其他將軍。
眾將領亦是精神抖擻,深知此戰意義重大。
雙方間的軍事對抗,旨在探查彼此實力,並儘量減少過往的人員傷亡。
朱桂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來到皇宮。
“父皇,兒臣認為這次不必真槍實彈地對決。”
“既是軍事對抗,就必須避免傷亡。”
朱元璋聞言,輕輕頷首。
這道理他自然明白,但想要完全避免傷亡,似乎並不現實。
此時,朱桂心裡已有了主意。
他打算對所有武器進行改造,使之失去殺傷力,並在武器上做特殊標記,讓每個“中招”者都能留下明顯標識。
這與現代的軍事演習頗有相似之處。
聽說朱桂已有對策,朱元璋亦是興奮異常。
隨即,他迅速布置下去。
火槍內裝填的不再是火藥,而是特製的白色粉末,擊中人體後,會留下清晰的白色印記。
伊朗國方麵,同樣對軍隊裝備進行了改良。
一月之後,雙方均已完成軍事對抗前的所有準備工作。
這一天,伊朗國王親臨大明國。
“陛下,貴方準備如何?”
伊朗國王問罷,朱元璋微微點頭。
一切已準備就緒,隻待軍事對抗正式宣告開始。
既然如此,那就啟動雙方的軍事對抗吧。
不久,伊朗國王也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兩國的軍隊均部署在邊境線上。
大明國一方,軍隊的統帥是朱桂。
他目前堪稱大明國最具軍事眼光之人,也最適於領導這場對抗。
另一邊,伊朗國國王也做足了萬全的準備。
“如今,雙方兵力旗鼓相當。”
“要想獲勝,關鍵在於我們的火槍。”
“必須充分利用火槍的優勢,削弱敵方兵力。”
帳篷內,朱桂對眾將領說道。
將領們聽後,皆點頭讚同。
然而,這夜,他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正當朱桂為次日作準備時,營地遭到了偷襲。
敵人突至,營地內的多數士兵毫無防備。
待他們反應過來,已有不少戰友倒在血泊中。
“快,立刻組織防禦!”朱桂緊繃著神經,大聲命令道。
沒多久,營地裡的士兵迅速組建起防線。
但讓人不解的是,敵人忽然撤退了。
這一下,朱桂馬上醒悟,敵人這次前來純粹是為了製造騷亂。
並沒有什麼具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