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確實,這事兒讓人難以理解。
留在皇宮裡不好嗎?
乾嘛一心想著離開?
朱桂走後,朱元璋找來了禦林軍。
他讓兩個禦林軍暗中盯著朱桂。
他根本不信朱桂的話,這事必須查清楚。
如果最後真如朱桂所說,那就這樣算了。
如果不是,他必須采取行動。
如今的朱桂,在皇宮裡幾乎一手遮天。
再不找到他的把柄,其他皇子就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了。
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慶功宴辦了。
既然當初已經說了這事,就必須完成。
於是,朱元璋開始籌備慶功宴。
另一邊,朱桂已回到代王府門口。
韓信立即出來迎接。
忽然,他的臉色一凝。
“太子殿下,有人在跟蹤您。”
韓信麵無表情地說。
朱桂聞言,微微點頭。
他早就察覺有人跟蹤,隻是裝作不知道。
“我們進去吧,我居然有點餓了。”
朱桂笑著說。
隨即,領著迎出來的眾人進了府。
門一關上,韓信立刻追問緣由。
堂堂太子殿下,竟然被人跟蹤。
要不是朱桂沒多說,韓信早就抓人了。
“可能是陛下安排的,不過這不重要。”
“隨他去吧,反正他們也發現不了什麼。”
朱桂一副沒事人的模樣,開口說道。
如果自己那麼容易就被看穿,那麼,他先前乾的那些事兒,也不可能保密至今。
比如說,悄悄建立大漢國這事兒,要是被朱元璋知道了,自己早就不在這個世界了。
至於那兩個暗中跟蹤的禁衛軍士兵,則悄悄潛伏在代王府的兩邊。
觀察了兩天,也沒發現啥不對勁的地方。
後來,他們就把這事兒彙報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一聽,放心地點了點頭。
“看來是朕多心了,他果然不是朕想象中的樣子。”
朱元璋說。
隨即,他就讓那兩個士兵回去了。
雖然他眼下不打算再盯著朱桂,但不管怎樣,還是得留個心眼。
兩天後,朱元璋已經把慶功宴的事準備得差不多了。
很快,宮裡所有的大臣和皇子都聚到了一塊兒。
大家夥兒都在為朱桂的成就感到高興。
“咱們一起舉杯,感謝太子殿下為大明所做的一切。”
“先是建立了桂平,接著又將勢力擴展到了中東地區。”
“這已經是功不可沒了。”
這時,朱元璋舉著酒杯說。
眾大臣聽了,也都紛紛舉起了杯子。
看到眼前這喜氣洋洋的場景,朱桂輕輕點了點頭。
他心裡門清,朱元璋這話不過是說說罷了。
更多的,隻是為了走個形式。
畢竟,他不能讓大臣們覺得他不懂感恩。
麵對這麼大的功勞,不說這些肯定會招致不少人的不滿。
另一邊,大皇子的眼神一直盯著朱桂。
他對自己沒有這樣的能力感到十分懊惱。
為什麼自己就沒有這樣的功績?為什麼自己甘願這樣平庸?
這麼一想,大皇子心裡滿是自責。
身為大皇子,所做的貢獻竟還不如一個十三皇子。
如果這些事都是自己做的,他絕對能名正言順地坐上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