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包裹中,體態全然不見,隻有看臉,有何意義。不料又被趙偉高看,暗讚範兄定力非凡。
幾名女子隨身帶著折凳,在側方依次排開坐下,稍作修整後,古琴發出一聲綿柔之音。
過兩拍後小笛漸進,而後琵琶伴奏,小鼓、二胡、竹板最後加入。
雖不知何曲,但節奏歡暢優雅,令人神遊山水。
期間趙偉搖頭晃腦邀請範希文再飲兩杯,情到深處鼓掌擊節,顯然有些喝高了。
古音律固然文化含量極高,但以範希文這等二十一世紀的草包,深受流行音樂荼毒,哪裡能真正領略其中奧妙。
更何況此曲如吳儂軟語,直鬨得人心癢無比,若是能有明快勁爆的節奏,才是真的過癮。
一曲終了,那邊一女子軟軟道。
“敢問客官可有想聽的曲子?”
“範兄,不如你來點一曲。”
範希文自不會再客套。
“那來一曲《二泉映月》。”
“客官原諒,我等不曾習過,也不曾聽聞此曲。”
難道不是這個朝代的作品?範希文思索片刻又道。
“那來一首《梁祝》。”
趙偉精神一震。
“可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竟然有曲子,倒也新鮮,快快奏來!”
聽這語氣似乎這曲子也不是這個朝代的,苦了範希文在千年後自覺接觸了極少古色古香的細糠,全然派不上用場。
“請貴人恕罪。”
幾個女子齊齊行禮。
趙偉左右挪了挪褲腰,又牽了牽褲襠。
“範兄,不如親自上陣,也讓小弟見識一番,我自問飽覽樂曲,你說的這兩首卻也是聞所未聞。”
範希文抹了一把臉,這貨還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我這五音不識的人,哪裡能給您老人家演奏。
“我也不會,不過《梁祝》嘛,倒是會唱。”
說罷起身,以茶清嗓,開口便唱。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曆儘磨難真情在。”
若論歌詞水平,這首《梁祝·化蝶》自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有千古四大民間故事的加持,又有那婉轉悲愴的旋律襯托,縱然是對言辭極度追求的古人也不免淪陷。
當然,範希文隻能清唱,在間奏中以鼻音哼出旋律,但對故事的描述與情感宣泄,《化蝶》足以稱之為前無古人。
這首歌貫穿了範希文前世的童年,是父母錄音機裡最為舒緩優雅的一首。
也是腦海中以“梁祝”為主題的電視劇、電影畫麵的禦用背景音樂。
唱此歌曲,便能不由自主地想起前世的種種,直教範希文肝腸抽動。
在座的除葉峰外都是懂音律的,尤其青樓的倌人,無一不是從小耳濡目染,日日操琴苦練。
隻粗略一聽便知道此曲的厲害,直待範希文唱罷,尚顯得意猶未儘,紛紛深陷那山中石墳中難以自拔。
見眾人這般癡醉的表情,範希文暗道:
幸好小時候跟著父母不知聽了多少遍這歌,以至於二十來年不曾忘記,總算讓我這穿越者裝了一回波。
趙偉率先回神。
“範兄,可有曲譜?”
“冇啊~這是呃,此乃一高人所著,恰巧與我有緣便教了我。”
範希文兩手一攤,隨口胡謅,他實在沒臉剽竊他人的心血,不會就是不會。
喜歡稗宋反骨仔請大家收藏:()稗宋反骨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