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個謊言需要無數個謊言來掩蓋,而範希文覺得一個誤會需要無數個誤會來證明。
此時的四人似乎陷入了誤會的怪圈之中,中心有一隻血盆巨口,不斷將其拉入。
“這乾哪兒來了?”
範希文瞧著眼前的山嶺,山頭不算高,但勝在數量多,與瀘州的地形有幾分相似。
“你真是蜀地人麼?口音像是燕山方向的。”
楊虯平複了氣息,對眼前幾人有些感興趣,尤其是這個書生,好像一直都保持一種淡然的態度,城府極深的樣子。
“中國人。”
範希文檢查衣服,還好這次沒被莽子撕爛。
環豎有緣,也算是通過患難,結交一番也無不妥。
“敢問二位高姓大名?”
楊虯驚訝道:“你沒聽見?我叫楊虯。”
女子輕聲道:“楊秋。”
二人有些口音,範希文一時沒分辨清楚。
“同名同姓?”
“卻也不是,同胞雙胎,我乃小龍,她是豐收。”
範希文“哦”了一聲,這個解說分外有趣,倒也讓人印象深刻。
這才認真打量了兩眼那個女子,生得幾分嬌氣,下頜骨棱角明顯,標準的古典型臉蛋。
手裡拿了一根棗色短棒,應該是個練武的,但不如三娘那般壯碩,反倒有些精致。
腳蹬一雙特製的繡鞋,也如袁娘子一般,栽了一朵小花在鞋麵。
“你往哪看!”
女子見範希文盯著她的腳,羞怒嗬斥。
“既然看不得,如何不收到包袱裡去?”
範希文哪能慣著她,開口就是懟。
女子氣憤不已,又拿這個瘸子沒辦法,主要是對莽子這個大漢有些顧忌。
“楊虯,走!”
拉了胞弟就要離開。
楊虯滿臉通紅,回頭又衝範希文道。
“兄弟,此去再往北就到臨湘了,宗師應當在山上廟裡,你自去打探,我先走一步。”
依稀傳來姐弟二人的聲音。
“阿姊,這般被外人看見何如是好?”
“我不管,你怕個什麼?”
一對咋咋呼呼的姐弟。
彆了楊氏兄妹,範希文幾人再上路,優先要找的便是吳永平的“師門”。
可惜吳永平也不知具體方位,隻有個地名,似乎是“東嶽廟”。
行至臨湘附近,花錢雇了一位年長的向導,打聽之下才知。
臨湘此地有一個大廟,供奉了黃飛虎,即東嶽泰山齊天仁聖大帝,乃是冠“東嶽”二字最為響亮的廟宇,又稱“東嶽府廟”。
不過吳永平卻說不是,師父所說的東嶽廟,實則供奉的是佛教菩薩,且在山中。
向導苦思良久,終於記起一處,乃是早年“東嶽府廟”的分殿,後白蓮社興起,改道為佛,供了阿彌陀佛等二十餘位佛教仙人,香火鼎盛。
“如今卻不是東嶽廟了,而是普化廟。”
向導一路喋喋不休,講述白蓮教的種種善行。
白蓮據傳教源自東晉白蓮社,與淨土宗有淵源,以佛教諸神為信仰,勸人向善。
但與佛教不同,不求剃度,教友之間關係鬆弛,雖然講究持戒,但無嚴格要求,受底層民眾推崇。
在向導看來,白蓮教就是佛教,就是勸人行善積德的一個流派,算不得宗門組織。
“他們如何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