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距離長江也還有段距離呢。
這中間怎麼保證白鰭豚的活力,朱吾適不懂。
現代社會的長江適合不適合大明的白鰭豚生長,朱吾適也不知道。
就算這些都搞定了。白鰭豚就真的能繁衍生息嗎。
朱吾適聽說白鰭豚滅絕的一大原因就是,長江上建有大壩,阻礙了白鰭豚洄遊的道路。
就算長江裡又有了白鰭豚,能保證它們就可以很好地生活,並繁衍生息嗎。
這些朱吾適都不知道。
如果遇到的話,他倒是可以嘗試一下。
反正大明的長江裡不缺這些東西。
就算嘗試的過程中犧牲幾條,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就跟從海南特有的魚運送到東北一樣。
死了東北人覺得,太可惜了,但是對於海南人來說,一點兒也不可惜,反正還挺多的。
說乾就乾,在一個風和麗日的上午,朱吾適拿著自己的魚竿就出門了。
他要去長江釣魚。
順便還叫上了朱元璋。
在朱吾適的熏陶下,朱元璋也成了一個老釣魚佬了。
隻不過他常釣魚的地方,是禦花園的池塘。
作為皇帝的朱元璋,空閒時間不多。
實在是癮上來的時候,就把辦公桌搬到禦花園,一邊釣魚一邊批閱奏折。
對於朱吾適的邀請,朱元璋欣然接受了。
經過幾年的調理,朱標的身體比以前好多了。
朱元璋現在也很放心把一部分政務交給他了。
兩人帶著漁具來到長江這裡的碼頭,早就有船在等著了。
帶著漁具登船後,兩人就開始做準備工作。
朱吾適用的是海釣的竿子。
他這次的目標可是白鱘,據說能長到七米長,兩噸重。
大明這裡的水質更好,河裡的魚類也更多,說不定會有更大的白鱘呢。
負責駕船的,是一個長年在長江捕魚的老船長。
朱吾適一邊收拾魚竿,一邊跟老船長聊天。
“老人家,你在揚子江捕魚這麼多年,有沒有見過那種體型很大,頭又尖又長的魚啊?”
長江以前就叫揚子江,揚子鱷的名字就是來源於揚子江。
老船長不愧是老船長。
“您說的是鮪吧,見過的,老凶了。”
白鱘在明朝叫鮪嗎,這個朱吾適還真不知道。
既然白鱘有,那白鰭豚應該也有的。
據說白鰭豚比較膽小,一般不太敢靠近人類和船隻,估計不太能遇到。
倒是白鱘,還是有機會的。
畢竟用的海釣魚竿都是蔡總送的。
朱吾適也不會海釣。
他乾脆直接對著視頻學。
魚餌剛放下去沒多久,就有魚上鉤了。
而且還是條大魚。
朱元璋一看朱吾適上魚了,他很利索地收了自己的魚竿。
跟朱吾適一起釣魚就這樣,魚好像認識他一樣,專門挑他的魚餌吃。
搶不到的,才會吃朱元璋的。
搞的朱元璋都懷疑誰是天命之子了。
長江的深度跟大海沒法兒比,最深的地方也才一百多米,平均隻有二十多米。
但是魚會遊泳啊。
被魚鉤鉤住嘴,吃疼的魚就開始往遠處遊。
朱吾適手忙腳亂地開始遛魚。
朱元璋在一旁看得乾著急。
“賢弟,你行不行啊,不行給我吧。”
一邊說著,就想搶朱吾適手裡的魚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