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萬一京都被攻破了,那就算逑,反正自己也不是幕府將軍,愛咋地咋地吧。
就短暫地當了幾天領導,他已經受夠了。
一個兩個,都不是省心的東西。
各方勢力誰也不聽話,老百姓還天天要吃的。
你們就不能聽話點兒嗎,你們就不能自己去找吃的嗎。
有手有腳的,天天指望我啊。
我他媽指望誰去呢?
有些人是這樣的,當個二把手能做得非常好,當個一把手就歇菜了。
斯波義將就是這樣,當二把手的時候,天天幻想著能當一把手。
真當了一把手,又不想承擔責任。
徐達拿著望遠鏡,看著遠處明顯是趕工建造出來的城牆,隻覺得可笑。
靠著這玩意兒就想抵擋大明的軍隊,你在逗我嗎?你們到底在看不起誰啊?
徐達沒有急著進攻,都到這個份上了,沒有著急的必要。
按照足利義滿的說法,京都的糧食應該是不夠吃的。
作為年輕且有能力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對京都的掌控還是很強的。
京都的糧食現在全靠關東和其他地區供應。
如今大明切斷了這條補給線,京都不缺糧食就怪了。
既然你缺糧食,那就更不著急了,先餓一段時間再說吧。
反正大明的補給還是挺充足的。
從大明帶了一部分,在小日子搜刮了一大部分。
夠大軍吃很久的了。
就算不夠吃,小日子是有種小麥的。
隻需要拖到五月份,就可以收割了。
百姓被趕跑了,地裡的農作物可還在呢。
徐達對農作物保護得很好,它們正靜靜地長在那裡,等著有人去收割。
等到時候,小日子農民不去收割,大明軍隊可以去收割嘛。
咱們大明的士兵,誰還沒乾過農活兒啊。
所以徐達一點兒也不慌。
他還是希望能夠兵不血刃地拿下小日子。
打了大半輩子的仗了,他已經有些厭倦了。
但是他也知道,朱吾適和朱元璋的雄心壯誌對大明來說是好事兒。
隻是他自己厭倦了打仗而已。
尤其是有了徐妙錦後,他越發地喜歡平靜的生活了。
徐達已經在心裡下了決定,這是他最後一次帶兵出征了。
回去之後,他就跟朱元璋說,以後在家養老了。
反正該有的都有了。
如果朱吾適和朱元璋知道徐達的想法,不知道會不會後悔派他來。
畢竟兩人都恨不得小日子去死。
而徐達的策略,有些太過仁慈了。
一連半個月,徐達都按兵不動。
大明軍隊跟在度假一樣,每天都悠哉悠哉的。
斯波義將嘴上的水泡不僅沒消,還又多了幾個。
城裡不能說徹底斷糧,也差不多了。
除了達官顯貴呢,其他人都吃不飽。
就連軍隊都開始喝稀粥了。
至於流民,已經開始有餓死的了。
雖然斯波義將也不太在意流民的死活,但是他怕出事兒啊。
那麼多流民,真要是造反了可怎麼辦啊。
他可不想死於流民衝擊。
斯波義將把京都各方勢力的頭目都叫了過來,準備解決眼下的問題。
“都說說吧,咱們該怎麼辦?”
怎麼辦,誰知道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