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雖然不了解,但是在朱吾適跟他解釋過後,他表示了支持。
並且再三保證,以後一定多多出去體察民情,順便還會帶上朱標和朱雄英。
畢竟大明跟以前不一樣了,皇帝也要與時俱進的。
這個國際社區,自然不會免費給那些老外住了。
不僅不會免費,還要高價出售。
畢竟應天府可是未來的世界中心,寸土寸金都不足以形容它的價值了。
剛好現在天氣不錯,朱吾適直接就找了王德發,開始準備建設國際社區。
經過幾年的鍛煉,王德發手下的建築施工隊技藝已經非常的嫻熟了。
朱吾適乾脆成立了一個中建局。
給了王德發三成的股份,讓王德發當局長。他手下的建築施工隊也並了進去。
畢竟也不能啥建築工作都丟給工部。
在朱吾適的設想中,工部以後最好還是負責修繕國家工程的比較好。
像這種房地產開發,還是得單獨拎出來。
畢竟術業有專攻嘛。
這次也不用朱元璋批地了,中建局直接自己掏錢在應天府郊外買了塊地皮,距離會展中心和碼頭不遠。
一來是方便。二來是應天府老城區其實挺小的,根本就放不下這麼多人。
自從朱吾適來到大明,應天府都已經擴建了好多了。
買好地皮,中建局馬上開始了建設。
朱吾適現在做規劃已經非常得心應手了。
這個國際社區朱吾適按照現代的小區規劃的,就是那種彆墅和高層並存的小區。
畢竟要考慮到有些人的購買力並沒有那麼強。
在現代是高層,到大明就變成了三層或者四層。
再高的話,朱吾適怕不安全。
而且大明的人口其實並不算多,地皮完全夠用,沒必要把房子都蓋成恨天高。
房子高點兒低點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讓人住得舒服,要讓人一看就有購買的欲望。
所以環境和基礎配套設施很重要。
環境的話,朱吾適準備突出大明的特色,搞小橋流水人家那一套。
小橋流水人家對大明有錢人來說,也許沒什麼新意。但是對於沒什麼文化,沒什麼見識的外國人來說還是挺有吸引力的。
房子的話,朱吾適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絕對是當世住著最舒服的。僅次於天上人間。肯定會給老外一些小小的震撼。
另外一大賣點就是基礎配套設施。
未來國際社區旁邊還會有醫院,學校,商業中心。
為了讓老外更好地融入大明,接受大明文化的熏陶,國際社區旁邊還會建一些其他的小區。
這些小區住的自然都是漢人。
老外買了房子不可能一直待在家裡,沒事兒跟旁邊小區的漢人多接觸一下,時間長了對大明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必然會更強。
同時國際社區又能帶動周邊的房價。
周邊小區的孩子都可以去國際學校上學。學校裡不僅教授漢語,還會請一些外國人,教大明小孩兒一些外國的風土人情。
那些商人的孩子長大了是要接手家裡的生意的,提前了解一下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未來也能更好地做生意。
第一批在國際社區買房子的老外,肯定是那些做進出口貿易的。
他們經常往來於大明和歐洲,必然會把對大明的誇讚帶回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