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切了畜生的雞後,乾脆組織了一場篝火晚會。
有了前車之鑒,大明來的人就算心裡不喜歡印第安人,行為上也不敢表現出來了。
至於語言上,不好意思,兩邊目前還做不到無障礙交流,即使朱棣每周都會安排人教印第安人說漢語。
效果是有的,但是進展還是比較緩慢的。
這個事兒急不來的,學一門新的語言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印第安人本來還有怨氣呢,我們把你們當成神使神兵,結果你們竟然糟蹋我們的小姑娘啊。
如果你們一開始說要獻祭,咱說不定也就接受了。
現在這算是怎麼回事兒呢。
就算是要糟蹋,那也得讓神使糟蹋啊,你一個神兵有什麼資格呢。
現在好了,朱棣這位神使的做法印第安人很滿意。
印第安人一高興,就喜歡載歌載舞。
大明來的人也挺開心的,畢竟每天工作也挺累的,能放鬆一下自然是好的了。
再說了,也不是每個人都看不起印第安人的,尤其是那些已經準備在瀛洲待一輩子的人,他們就更不會看不起印第安人了。
不僅看不起,他們還想找個印第安媳婦兒呢。
在大明娶媳婦兒規矩多,要求高。娶印第安人可就沒有那麼麻煩了。
隻要看對眼了,就可以鑽一個屋裡去,甚至都不需要辦婚禮。
瀛洲有大片的土地,非常多的就業崗位,還有不要錢的媳婦兒,想在這裡定居的人還是很多的。
從河南過來的那個士兵,他的老父親和同村的鄉親們就非常喜歡瀛洲。
他們剛到瀛洲,直接就分地了。
一人分了一個印第安人家庭,一個大明老農民帶一個印第安人家庭一起種地。
至於有多少地,這個也簡單,他們自己能開多少荒地,就都是他們的。
唯一的要求就是,這些地必須都種滿糧食,不能光占地不種地。
那個河南士兵歸隊後,就一直住在部隊,他爹則帶著一個印第安人家庭,開荒了三十畝地。
士兵知道後,都懷疑他爹窮瘋了。
一個印第安人家庭也就五六個人,其中還有老人和小孩兒。
一個四十多歲的老頭,帶著這麼些人,竟然開荒了三十畝地。
士兵他爹確實是窮瘋了。
其他跟著移民過來的人也都窮瘋了。
一個人帶一個印第安人家庭,開荒都是以十為單位的,動輒幾十畝。
累不累,那肯定是很累的。
但是開心也是真的開心。
幾十畝地啊,啥概念,真的是小地主了。
不僅地多,前幾年還不用交稅。
種出來的糧食除了自己吃,其他的都可以賣給朝廷。
就這個條件,每個人都動力滿滿的。
朱棣這樣安排,不僅能讓大明的農民教印第安人種地,還可以教他們漢語。同時又讓印第安人有事兒乾。一舉三得。
朱棣來到瀛洲半年,瀛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聖洛都和新金山的城區已經建得有模有樣了。
城外凡是能種地的,都已經種上了農作物。
朱棣看過瀛洲的地圖,非常的大。大到他看著都蛋疼。
這麼大的地盤,想要在短期內全部弄到手裡,是一件很不現實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