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方麵朱元璋做得並不好。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那都是後人總結的。
如果你在明皇祖訓裡自己說出來,甚至刻在宮門口。百姓路過就能看到。
“媽的皇帝都這麼剛,咱們可不能慫啊。”
“就是就是,跟著這麼剛的皇帝混才有前途嘛。”
還有那個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類似這樣的口號就應該多喊喊。
就算這一世沒有遷都北平,口號也可以用的。
敵人真要打過來,我身為天子,必定出現在城牆上,城在人在,城亡我亡。
這話說多了,百姓咋想。
剛,真他媽剛。
硬,真尼瑪硬。
就喜歡這樣的皇帝。
沒有哪個百姓不喜歡自己的領導人強硬一點兒的。
那種動不動就竄稀的領導人,誰會喜歡呢。
朱標聽完朱吾適的話,隻覺得熱血上頭,恨不得把元朝叫回來,再重新造一次反。
“叔父,您這個想法太好了,我現在就去跟爹說,他肯定也會支持的。”
主要是兩件事,第一就是搞個類似淩煙閣的地方,免費讓百姓參觀。
第二就是弄個國訓刻在宮門上。
一定要那種霸氣的,讓人一看就熱血直衝腦門兒的。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就挺好的。
朱雄英帶著孩子們研究了一會兒螞蟻,抬頭一看,自己那麼大個爹就消失不見了。
“大哥哥,我爹呢?”
“你爹進宮了,你今天就在這兒吃飯吧。”
多一雙筷子的事兒,剛好也有人替自己帶孩子了。
由於朱吾適對孩子過於好了,孩子們都喜歡跟他玩兒。
朱標來到皇宮,將朱吾適給他講過的話又對朱元璋講了一遍。
朱元璋還是很有顧慮的。
“搞這麼大,會不會讓這些人驕傲自滿啊?萬一百姓覺得大明的建立靠得都是他們怎麼辦?”
要不就說朱元璋這人肚量不大呢。
“爹,百姓又不是傻子,這麼大個大明,光靠你也建立不了啊。至於驕傲自滿,叔父說了,這也是對他們的約束,享受了百姓的愛戴,就要以身作則,不然反噬會來得更猛烈。
您對胡惟庸不就是這樣嘛,一直縱容他,他反而得寸進尺,您對他動手的時候,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
而且一個人越是有名,他的那些不好的行為就越無所遁形。
就跟您一樣,多少雙眼睛盯著呢,您想乾壞事兒也沒那個條件啊。”
這倒是,朱元璋這個皇帝活得也不是那麼自由的。
“走,去天上人間,咱跟賢弟再聊聊。”
朱元璋覺得還是應該當麵跟朱吾適聊一下,畢竟這可是大事兒。
於是朱標又跟著朱元璋去天上人間了。
多跑跑,就當鍛煉身體了。
等朱元璋和朱標來到朱吾適家的時候,剛好到了飯點兒。
朱吾適都懷疑這兩個人是卡點兒來的。
來都來了,那就加兩雙筷子吧。
“賢弟,你說的那個淩煙閣的事兒。”
“彆說話,先吃飯。”
“哦哦!”
朱元璋已經習慣了在朱吾適家都聽他的。
其他人也都習慣了,倒也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等到吃完飯,又吃了點兒水果,朱吾適才帶著兩人來到書房。
“說吧,啥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