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得好的話,甚至還有盈餘,都可以用來充盈國庫嘛。
這條商業街又能增加就業崗位,帶動這一片的經濟發展,一舉多得。
大明群英樓的工程剛啟動,附近就已經有很多小攤販了。
為了防止貪汙,也為了提高工人們的待遇,朱吾適給朱元璋出了個主意。
凡是工部接的工程,但凡是有條件的,都不管飯。
所謂的有條件,就是工地離城市比較近的。
這樣有幾個好處,第一,工人能夠多拿工錢。拿到的工錢可以去買飯吃,也可以自己帶乾糧,省下來的錢貼補家用。
第二,給當地百姓創收。
就像大明群英樓這樣的工程,動輒幾百上千人施工,一乾就是好久。
工地不管飯的話,工人就要在外麵吃,那附近的百姓就可以去擺攤了。
當然了,朝廷要派人去監督的。食品衛生是一方麵,價格也是一方麵。
隻要監督到位了,百姓擺攤兒賣飯必然能賺錢。
第三,自然是防止貪汙了。
工部的工程,財政撥款的時候自然是有工人夥食費的。
這部分費用撥下來,真正能用到工人身上的能有多少呢。
假如一個工人一天的夥食費,朝廷出十文錢,工部能夠保證把這十文錢全都用到工人身上嗎?
不貪不貪的,都會有一些損耗。
乾脆就直接把這十文錢算成工錢,給到工人,然後讓他們自己解決食物問題。
就算工人一天花十文錢出去吃飯,起碼這十文錢他是實打實買了十文錢的食物,而不是被上麵克扣個三文五文的。
朱元璋一聽能防止貪汙,沒有過多思考就答應了。
大明群英樓的工程正好就當成試點了。
如果這個方法好用的話,以後就這麼搞了。
為了防止工人沒飯吃,朝廷還特彆發了公告,鼓勵有想法的人去工地擺攤兒賣飯。
自然不是什麼好飯了,一碗熱乎乎的湯餅,店主一碗少賺點兒,薄利多銷,積少成多,一天也不少賺錢的。
其實工地管飯更節省,畢竟大鍋飯成本低。
但是大明算賬實在是麻煩,中間免不了損耗和貪汙。
這個方案一出來,最開心的莫過於建築工人了。
工資高了啊。
至於吃飯,這個真不算事兒,大不了讓自家婆娘烙幾張餅帶過去就是了。
真要是能多賺錢,讓他們一天隻吃一頓飯他們也是願意的。
或者乾脆早上吃一頓,晚上回家再吃一頓,反正大明百姓普遍一天兩頓飯。
對於這種的,朱吾適也不會強求他們一定要白天吃飯。
但是也有規定,如果因為不吃飯,導致耽誤工作的,直接辭退,永不錄用。
因為不吃飯導致工傷的,不賠付。
這個主要是嚇唬一下工人,免得有些太摳的人真的餓著肚子乾活兒。
朱元璋現在有錢了,給工人開的工資其實是並不低。
朱元璋雖然摳,但是從來沒有摳過百姓。
他摳的都是官員和商人。
反正朱吾適能想到的都已經想到了,想不到的,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
具體怎麼做,能不能做好,還是要看朱元璋的。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