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職業技術學校不教四書五經,隻教各種實用的技術。
建築啊,航海啊,打鐵啊。
隻要在學校好好學習,畢業以後是包分配的。
大明皇家集團一直都缺技術人才。
這也算是窮人的出路了。
當然了,窮人的出路也不止這一條。
也是可以考科舉的,隻不過需要學習非常好。
支教的老師如果發現特彆好的苗子,是可以向地方的學校舉薦的。
學校會安排考核,如果真的是好苗子,也是可以入學的,朝廷會給予補助。
最高規格就是學費全免,吃住免費。
次一級的就是學費全免,隻需要交食宿費就行了。
這些政策出台之後,百姓們非常開心。
全國各地都有人激動地對著應天府的方向磕頭。
也有一部分不太高興。
就是大明原來的讀書人和有錢人。
尤其是那些所謂的詩書傳家的人。
以前隻有他們才有條件讀書,不管是科舉還是當官,競爭相對都少一些。
按照現在的趨勢,以後讀書科舉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這對他們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大明中後期文官集團的勢力之所以那麼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大部分文官都尼瑪有關係。
同鄉,同窗,同一個老師。因為有這些關係在,他們天然就比較親近。
再加上共同的利益,可不就聯合起來了嘛。
朱吾適的目標是,在一百年內,把學校給正規化,國有化。
到時候所有的學校都是朝廷辦的,要想參加科舉,必須得是正規學校畢業的才行。
多少能避免一些拉幫結派吧。
教育問題是個難題,任重而道遠,隻能慢慢改善了。
朱吾適跟穆裡尼奧見了一麵,交代了一些事情後,就又開始了自己的宅男生活。
跟彆的宅男不同的,大概就是他有十幾個美女陪著吧。另外還有好幾個孩子。
他得多歇歇,家裡新來了好幾個美女呢。
過幾天他又要去杭州城參加新小區的剪彩活動。
作為王爺,為了賺錢,不寒磣。
幾天之後,朱吾適出發了。這次去杭州城,朱吾適帶上了自己的幾個孩子。
主要是孩子們聽說他要去杭州,哭著喊著非得去。
朱吾適沒辦法,隻好帶著他們一起了。
朱吾適早就想到會有這麼一天了,所以他之前有考慮弄輛房車過來。
後來發現,技術難度太高了。
房車不能直接弄到大明,必須要拆了弄過來,然後在大明組裝。
電動三輪車還行,房車實在是組裝不了啊。
就算為難死老六,他也乾不了這個活兒。
再加上解縉這個天才也不行。
朱吾適隻好退而求其次,把電動三輪車的車鬥卸下來,安裝到摩托車上。
經過幾次實驗後,總算是搞定了。
安全性還不錯,畢竟大明也沒有比這個更快,更硬的車了。
舒適性就比較一般了,跟房車完全沒得比。
好在應天府到杭州城已經修通了水泥路,不然坐一路的話,幾個孩子都得散架了。
說是舒適性一般,那也得看跟誰比了。
比大明的馬車那肯定是綽綽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