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說不投資,經過今晚一頓酒,他們一致覺得,不投資是很愚蠢的行為。
不僅要投資,還不能投資太少。
不僅自己要多投資,還得忽悠其他人也跟著多投資。
不僅僅是為了完成朱吾適西湖景區改造的要求。
既然決定要投資了,那西湖自然是建得越好,越能吸引人,人多了才能賺錢啊,不賺錢怎麼回本,怎麼盈利呢。
這些商人都很清楚,資金不說多多益善吧,也得儘量多點兒,吸引不到人的話,那他們投資的錢可就打水漂了。
西湖景區跟水泥公路還不一樣。
水泥公路確實帶來了便利,凡是來往兩地的,都會選擇走水泥公路。
西湖景區可不一樣,它不是必需品,要想吸引人過來,就必須有它的優勢。
當晚酒席散場,這些人就開始琢磨著忽悠誰了。
經過一夜的思考,他們心裡已經有了目標。
第二天一早昨晚參加了聚會的人就開始分頭行動了。
有的選擇一個個忽悠,有的直接拉三五好友一起吃飯,邊吃飯邊忽悠。
幾天之後,杭州城和周邊地區的有錢人就被忽悠了個遍。
人跟人的關係就是這樣,隻要你想找,全世界人民都能扯上點兒關係。
朱吾適這幾天也沒有閒著,他拉著王德發管理的建築公司的骨乾成員,每天都會去西湖考察。
改造西湖可不是說說而已的。
也不是隨手一指,這裡蓋個書院,那裡蓋個妓院就行了。
商業街倒是好吧,有兩個城市的步行街參考,蓋起來不難。
西湖可不一樣,這裡是景區。
朱吾適要追求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感覺。
他想把建築跟周圍的風景完美融入。
第一次到西湖邊的人,看著西湖,再看看西湖邊的建築,不僅不覺得違和,甚至有種彼此成就的感覺。
想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得,所以朱吾適找了很多這方麵的人才。
還從全國各地著了一些,因為路程的原因,還在路上。
朱吾適對建築是不懂的,但是他有想法啊。
他隻要把自己的想法大致說一下,大明的建築師們自然會根據他的要求作出讓他滿意的作品。
千萬不要小看古人。現代很多景區可都是古代流傳下來的。
現代甚至有人專門做仿古建築。
說明什麼,說明古代的建築大師們也是有好幾手的。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為主,反正朱吾適就覺得西湖邊的建築就應該是華夏古建築。
這方麵大明的建築師是行家。
眼看著有錢人都已經基本達成一致了,朱吾適還不說開會確定投資的事兒。
商人們反而著急了。
人就是這樣,沒有做決定之前,猶猶豫豫的,一旦做了決定,就希望馬上執行。
這些人不敢催朱吾適,隻好跑去找王德發旁敲側擊。
王德發再去把眾人的想法彙報給朱吾適。
朱吾適沒想到還有人上趕著送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