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我們剛才在聊瀛洲的事兒。”
今天朱吾適和朱元璋去碼頭給俞通淵送行的時候,周圍圍觀的人還是挺多的。
估計這個酒樓裡就有人去圍觀了,所以就聊到了這個話題。
“那你跟我說說,聊了些什麼。”
那人乾脆搬了個凳子,坐到剛才那三個外地人那桌,這裡離朱吾適最近。
“王爺,我們剛才在聊,這瀛洲到底在哪裡啊,到底有多大。瀛洲咱們也隻是聽說過,都不了解呢。”
確實,朝廷雖然之前就鼓勵過踴躍報名移民瀛洲,但是關於瀛洲的一切,並沒有說得太清楚。
隻是說大明在海外有一大塊土地,上麵有很多的土地,去了可以分到很多土地。
“你們都對瀛洲很好奇嗎?”
酒樓裡十幾個人有的稱是,有的點頭。
古人的好奇心其實更重,因為古代通訊交通不發達。
百姓們平時能聽到的,都是身邊的事兒,時間長了身邊就沒什麼新鮮事兒了。
所以但凡有那種走南闖北的去到村裡,村民們都喜歡聽他們講故事。
而那些有機會外出的,也都很喜歡收集素材,一來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二來回去以後也可以講給彆人聽。
出風頭的事兒誰不願意乾啊。
“既然你們這麼好奇,那我就給你們簡單講一下。你們猜瀛洲有多大?”
眾人搖頭,他們哪兒知道啊。
“你們猜猜看嘛。光說多無聊啊。”
經過這十來分鐘的接觸,大家發現朱吾適還真就跟傳言一樣,很隨和,膽子也大了起來。
“我猜有一個省那麼大。”
“怎麼可能,哪有跟省一樣大的島。”
“這就是你們孤陋寡聞了,倭寇就是個島啊,可比咱大明一個省大多了。我猜瀛洲怎麼也有兩三個省那麼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明如果不算後來占領的朝鮮半島和倭寇的地盤,一共也就十五個省。
這十五個省囊括了華夏中東部地區。
北邊,西北,西邊都不算的。
大概也就現代華夏將近一半的麵積。
眼看大家誰也不服誰,有人出來喊了一聲。
“都彆吵了,聽王爺說。”
朱吾適讓他們猜,也就是為了活躍一下氣氛。
氣氛已經很活躍了,那就可以揭曉正確答案了。
“其實我也不知道瀛洲到底有多大。不過一百多個省那麼大還是有的。”
啥玩意兒?一百多個省那麼大?
眾人懷疑自己聽錯了。
當然也有人懷疑朱吾適說錯了,隻是不敢說出來而已。
“你們沒有聽錯,我也沒有說錯,瀛洲非常大,比大明大得多,最少也有七八個大明那麼大。”
在朱吾適來之前,大明的地盤其實不算很大,七八個大明絕對沒有南北美洲加起來大。
朱吾適也就那麼一說,讓人知道瀛洲很大就行了,具體瀛洲有多大,有點兒誤差也無所謂。
“不可能吧,咱大明不是最大的嗎?”
“其實也有可能,往極西之地,穿過沙漠據說還有好大的地方呢。那裡也有國家的。”
“你也說了,那是往西,瀛洲可是在東邊,還是隔著海。難道海還有儘頭啊?”
“海哪有儘頭啊,瀛洲就是個島,就是這麼島也太大了點兒。”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