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勳貴代表的是武將集團,武將跟文官天然的就不對付。
這兩方人馬在朝堂上相互製衡,皇帝可操作的空間才更加的大。
但是隨著一個王朝進入中期,戰事必然是越來越少的。
武將集團的話語權也會越來越低。
那麼這個時候如果文官集團自己就是兩部分。
而且大家天然還都看不順眼的話,是不是也能起到相互製衡的作用呢。
明末閹黨出現,其實就是皇帝的抗爭。
滿朝文武,雖然分成個各個黨派,但是他們之間互相爭鬥,為的全都是自己的利益。
沒有一個黨派是真正全心全意為大明著想的。
這些人甚至已經不把皇帝放在眼裡了。
皇帝沒辦法啊,隻能一步步增加太監的話語權了。
真以為大明的皇帝就喜歡用太監啊。
他們那是沒辦法。
就好像有些男的,明明是一家之主,可是在家裡卻是一點兒家庭地位都沒有。
每次有什麼提議,不管是好的壞的,都會遭到全家人一致的反對。
這時候家裡有一隻狗,這隻狗跟男人最親近,每次男人鬱悶不開心的時候,都會默默陪著他。
時間長了,這個男人肯定寧可抱著這隻狗睡覺,也不願意摟著自己媳婦兒睡啊。
朱吾適這個辦法吧,其實也是治標不治本。
畢竟是人都有私心嘛。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
那就是職業技術學院從建成之日起,朱吾適就不準備招收世家大族子弟,書香門第他也不招。
這樣的話,大明就永遠不缺草根出身的官員。
屠龍少年終成惡龍這個道理朱吾適是懂得。
但是當他還是個少年的時候,他是真的會屠龍的啊。
隻要源源不斷的有屠龍少年出現,那惡龍就不至於太猖獗。
所以朱吾適不會讓文人當不了官,他也會給草根一個機會,勳貴也要利用起來。
三方製衡,總比一家獨大要強吧。
大明後期雖然東林黨,浙黨啥的亂七八糟的黨都有。
但是這些人說到底,這些人的出身其實非常的相似,無非就是政治理念不同而已。
既然都是圈裡人,那他們圈子裡的事兒,圈子裡解決,外人還是插不進去。
朱吾適也無力打破圈子,但是他可以多做幾個圈子嘛。
圈子套圈子,誰也彆想太猖狂了。
吃飽喝足,這個問題也說得差不多了。
“我最後再提點你們一句吧,對這方麵有想法的,可以多關注一下大明正在建的幾所學校。”
這說得已經夠明顯了吧,如果這都猜不透,那朱吾適也沒啥辦法了。
“還有彆的問題嗎?”
吃飽喝足就犯困,朱吾適準備儘快回家睡午覺了。
“有的有的。”
商人代表趕緊發言,生怕朱吾下一秒就跑了。
畢竟他們之前商量好的問題還沒有問呢,這要是因為自己多加了一個問題,導致本該問的問題沒有問出來,那他可就成罪人了。
“王爺,小的想問問您,咱們這些人以後的路子該怎麼走。
王爺您也知道,咱們這些人身份低微,士農工商,咱們是排在最底下的。
眼下在王爺您的帶領下,咱們這些人的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
可是咱這心裡始終是不踏實啊。”
總結起來一句話,商人們這次過來,倒不是問以後要怎麼賺錢的,這個他們很拿手。
他們在意的也不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在意的是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