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適沒大事兒的話,根本就不會來皇宮。
除非是要回現代。
“你想得美啊。我今天過來主要是跟你說一下博愛會的事兒。
博愛會就是商人們自發搞的一個,民間性質的慈善組織。
以後大明哪裡遭了災了,這些商人就會捐錢捐物,然後通過博愛會運送到災區去。”
朱元璋懷疑自己的耳朵出問題了,不然為什麼會聽到這麼炸裂的話。
“賢弟,無商不奸,這些人竟然能想到做好事兒?”
就這一句話,就體現出朱元璋對商人的偏見了。
朱吾適不否認,大部分的商人都是利益至上。
好吧,不是大部分,是絕大部分。
但是總也是有些例外的。
當錢多到一定境界的時候,人的追求就變了。
一窮二白的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錢,隻要能賺錢,啥都敢做。
等到小有資產了,就開始想著怎麼用錢生錢。
這個時候,道德什麼的,不在考慮範圍內。
可是等到錢多得好幾輩子都花不完的時候,誰還能幾十年如一日堅持賺錢呢。
也不是說不賺錢了,而是賺錢的同時,還會滋生出其他的欲望。
例如吃喝享樂,這種最低級的欲望。
高級一點兒的,有錢了就想有權。
再高級一點兒的,當個大善人什麼的。
有時候大善人不一定真的善,可能隻是想要這個名頭而已。
朱吾適不管他是真的善還是想靠著大善人的名頭賺更多的錢,隻要他們真金白銀掏錢出來了,朱吾適反正是不虧的。
至於說靠著大善人的名頭賺更多的錢,那也是人家的本事,隻要不偷稅漏稅,不以次充好啥的,朱吾適也不會管。
“老朱啊,你彆管他什麼目的,就說這個錢你要不要吧?”
“要,當然要了。”
朱元璋又不是傻子,有人白送錢,怎麼可能不要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搞這個博愛會,商人還不是照樣要賺錢。
“回頭你派個人負責跟博愛會對接,有哪些地方遭了災了,需要賑災了,就通知一聲,讓博愛會出份力。
記住了,博愛會的管理權你可彆插手,如果從自願的變成強迫性質,那博愛會就廢了。”
朱吾適就怕朱元璋見錢眼開亂伸手。
“放心吧賢弟,咱曉得輕重。”
朱元璋不善於跟商人打交道,這點兒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
“那就好,另外科舉的事兒我最近又想了一下。傳統科舉製度還是不能丟,不然讀書人反抗起來,大明要亂。
但是改革又必須要改革,所以我冥思苦想,想了些東西,剛好趁著今天跟你商量一下。”
提到科舉,朱元璋麵容都嚴肅了幾分。
這可是涉及到國本的事兒。
朱元璋看過曆史後,對讀書人那是一點兒好感也沒有,尤其是大明的讀書人。
除了個彆幾個,其他的儘是些壞人。
“你們都出去吧。”
朱元璋還是比較謹慎的,揮手把奉天殿所有人都趕了出去。
這種事兒,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賢弟,咱自從看了史書後,就一直在想,怎麼才能讓大明不重蹈覆轍。可是想來想去,實在是沒有頭緒。你有什麼想法趕緊說說看。”
朱元璋雖然知道曆史了,但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他目前還沒有想到破局的辦法。
喜歡我家床底通大明請大家收藏:()我家床底通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