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點兒小意外。那啥,你吃過了嗎?”
朱元璋聞言更生氣了。
“咱可不像某人,言而無信,咱一向最信守承諾了,說好了一起吃飯就一起吃飯。怎麼能一個人偷吃呢。”
朱吾適豎起大拇指讚歎道。
“老朱局氣!”
朱元璋這人喜歡聽彆人誇獎他,多說點兒好話也就糊弄過去了。
果然,隻誇了一句,朱元璋就沒有那麼生氣了。
“行了,趕緊吃飯吧,咱快要餓死了。”
皇帝想吃飯,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兒,他招招手,就有人把飯菜端上來了。
吃飯的除了朱元璋和朱吾適,還有兩人,就是蔡總和馬皇後了。
蔡總和馬皇後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一起出謀劃策是很正常的事兒。
吃飽喝足,朱元璋才繼續今天上午的話題。
“賢弟,你說這個改革,真的有用嗎?”
朱元璋還是有些下不定決心。
他心裡很清楚,如果不改革,大明估計還是會重蹈覆轍。
但是改革之後呢,會不會更好,這還是個問號。
而且他心裡還是有那麼一絲僥幸心理的。
畢竟朱雄英沒死,馬皇後沒死,常氏沒死,朱標也沒死。
曆史已經改變了。那大明的未來其實也是改變了的。
萬一不用改革,順其自然,大明就能綿延千年而傳承不斷呢。
改革畢竟是大事兒,一個弄不好,大明可能都挺不過兩百年。
朱吾適大概猜得到朱元璋的想法。
“老朱啊,我一直以為你這個人膽子很大呢,沒想到啊,你竟然這麼慫。
你是不是覺得,我來了,大明改變了,變得更加強大了,科技進步,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經濟發展也很好,大明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你要記住一句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多了,還有另外一句話忘記說了。
堅固的堡壘,往往先從內部攻破。
大明現在就是個堅固的堡壘,以後就算沒有外敵,也很容易從內部攻破的。”
蔡總第一個表示了讚同。
“弟弟說得對,我沒有治理過國家,但是我懂公司的事兒。
一個看似蒸蒸日上的公司,有時候一件不大的事兒,就能導致公司發生動蕩。
不是有句話叫治大國如烹小鮮嘛。
就算食材,廚具都是一流的,但是火候不對,又或者某個調料放多了,都有可能導致一鍋菜變味兒嘛。所以細節很重要。
還有一句話叫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就是說不能抱著老一套的東西吃一輩子,哪怕再是至理名言,也得看是否符合時代。
所以我覺得需要改革,一成不變就意味著滅亡。”
蔡總不愧是女強人,說話一套一套的。
朱吾適點頭表示。
“蔡姐說的對,我就是這麼個意思,不管是治理國家還是乾什麼,都要因地製宜,不能抱殘守缺。”
朱元璋又看向馬皇後,希望馬皇後能跟自己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結果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馬皇後不僅沒有站在他這邊,還開啟了無雙嘲諷。
“妹妹,弟弟,你們就彆為難重八了。
他老了,眼看都沒幾年好活了。
你們也知道,人一旦上了歲數,膽子都變小了。
他啊,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睥睨天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有勇有謀的朱重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