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足以見得陳皓如今在大漢王朝的地位。
然而當劉辯聽到陳皓喜得三子三女的時候,眼神卻越發的陰冷了。
“陳皓,朕早晚有一天讓你知道奪妻之恨,喪子之痛,讓你嘗儘人間痛苦!”
攥緊了拳頭的劉辯咬著牙,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
一旁的年輕小太監低頭不語。
“立刻派人給宮外送信,將燕王府發生的一切告知那人。”
“繼續在民間收攏有恨於陳皓之人,然後悄悄訓練。”劉辯陰冷著目光說道。
“喏。”
青年太監答應了一句之後,就悄然的退下。
天下間反對陳皓的人和支持他的人一樣多如牛毛。
這些人陳皓不能所有人都殺光,也沒有辦法辨彆。
而劉辯雖然如今隻是一個傀儡帝王。
但畢竟還是皇帝。
如果他真的想做點什麼事兒,也並不是不可能。
三月。
初春剛至。
經曆了一個冬天的蟄伏,樹木迸發出了新的生命。
一抹綠意悄然的爬上了枝頭。
洛陽城外,一座剛剛興起一年多的巨大宮殿群變得越發龐大。
這裡有個統一的名稱。
叫做學府。
但凡是天下間想要~求學之子皆可入內。
入學府初入少學,三年後學業有成,便可經過科考升為中學。
中學又三年。
中學三年畢業之後,經過選考便可進入州郡低級官員選拔,成功入選者可為官。
當初陳皓站在這裡的一句不論出身,皆可為官開啟了天下寒門士子向上的途徑。
三年中學畢業者,為官滿三年,並且在為官期間經過考察無劣跡者可入太學。
這太學,是陳皓依照後世黨校的方式所建立的。
太學當中交受的並非是學問,而是信仰,以及為人。
出太學成績優異者可直接考入六部為官。
其餘者下放州郡,為基層官員,經過考核後,便可重新進入中樞。
陳皓如今已經在著手改革三省六部製度。
一旦改革完成,那麼就代表著大漢王朝迎來了一台新的國家機器。
這將是一台嶄新的國家機器,並且可以高速運轉。
陳皓估計,這台嶄新的機器將在第一批中學學子畢業充當基層之後開始展開。
然後在三年之後進入正式階段。
治大國如烹小鮮,急不得,所以即便陳皓在著急,什麼事情都要一步步的來。
朗朗書聲從宮殿群當中傳出。
在陳皓複製了造紙術還有活字印刷術之後。
書籍便不是珍貴之物。
有了書,才有更多的學子可以學習到上麵的知識。
同時也打破了士族對於書籍還有知識的壟斷。
可以這麼說,如今每一名寒門學子都要感恩陳皓。
而且每一本寒門學子拿到的書籍封麵上皆有一句詩。
這是陳皓送給天下寒門學子的。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這邊是每一本書上麵的一句詩。
少學學府當中,當世大儒蔡邕,盧植,管寧,邴原等等等等名師都在學府當中受教。
光是這些名儒名士就足以吸引來無數的學子求學。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門閥士族當中的學子。
這些學子和寒門士子不同。
他們有著很好的學術功底,有著良好的教育,有著高人一等的感覺,並且從來不把寒門士子當做一回事兒。
驕傲的士族子弟不屑與寒門士子來往。
而且在學府當中經常有爆發衝突。
陳皓的老師盧植曾經建議將士族子弟還有寒門士子分開教學。
但是卻被陳皓拒絕了。
陳皓當時和盧植是這麼說的。
他說他需要的並不是溫室裡的嬌花而是真正的飽學之士,並且是有抱負的飽學之士。
這些寒門士子在見到了驕傲的士族子弟之後,會懂得為什麼士族子弟會如此高傲。
知恥才能後勇!
如果沒有曆經過打擊,這些寒門士子在走向基層的時候如何能夠對抗當地的士族?
事實證明,陳皓的選擇是對的。
在經曆了初期幾次考核被碾壓之後,寒門士子們便開始奮發圖強。
少學建立一年有餘。
每三月一次大考。
如今便是第四次大考。
前兩次,毫無疑問,寒門士子們連前一百都無法進入。
完全被士族子弟碾壓。
但隨後第三次,第一次有寒門士子進入了前百。
並且還不是一人,而是十幾人之多。
士族士子也感覺到了危機。
兩個派係就好像在比鬥一樣,以大榜前一百為準,雙方開啟了廝殺。
今天,便是第四次大考。
而也是寒門士子和士族子弟的第四次廝殺。
寒門士子想要奮力向上,證明自己不比何人差。
喜歡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請大家收藏:()三國:結拜關張,開局滅黃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