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千裡終須一彆。”唐伯虎深施一禮:“相逢何必曾相識。”
“好!”司徒浩南哈哈一笑:“是我老頭子執著了,好一個相逢何必曾相識。”
“告辭!”
老叫花子走了,不像來時的畏畏縮縮,走的時候,他滿是落落大方。
迎著夕陽,唐伯虎獨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
正所謂近鄉情更怯,一想到要回家,唐伯虎現在的心情也頗為複雜。
他該怎麼麵對家人?
怎麼跟家裡苦苦等待的嬌妻美妾解釋,自己走了這麼久,卻是空手而回?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拂拭適,莫使惹塵埃。”
路旁的古樹下,不知何人有此閒情雅致,竟是在這荒郊野外,擺上了一副棋盤。
唐伯虎定睛一看,眼中頓時閃過狂喜之色,疾步走到古樹前,對著那道頗為孤獨的身影,恭恭敬敬的跪了下去。
“師傅。”
老者擺擺手:“起來吧,你這聲師傅,我可受不起。”
“師傅?”唐伯虎眼中閃過慌張:“難道是弟子做錯了什麼?”
這老人自然就是玉鼎真人,他來此便是特意等待唐伯虎的。
“前日我掐指一算,見你識海中的封印竟是有些鬆動,便來看看你。”
“識海封印?”
唐伯虎疑惑的喃喃著,自己的識海裡有封印?我為什麼不知道。
玉鼎真人問到:“你想起了多少?”
唐伯虎認真回想了一下:“應該差不多都想起來了吧。”
“應該?”玉鼎真人笑了笑:“你可記得,你離家之後都去了哪裡?都經曆了些什麼?”
“去了哪?經曆了什麼?”
唐伯虎認真的回想著,卻發現自己好像是什麼都能想起來,但又好像有很多的記憶空白,導致很多事情並不能聯係到一起,好像是記憶出現了斷層。
“弟子,大概知道一些。”
“知道一些?”玉鼎真人笑了笑:“你能活著,已經實屬命大,當日你回到金霞洞時,三魂中的人魂已碎,能恢複到如今的神誌,都已超乎了我的預料了。”
唐伯虎努力的搜索著自己的記憶,但卻怎麼也沒想起來,是怎麼回事。
“當日你與西方諸神糾纏不清,陰差陽錯下,甚至還吸取了那海皇波塞冬的神格,導致自己識海大亂,還差點因此喪命。”
吸取神格?與諸神糾纏不清?
聽著玉鼎真人的話,唐伯虎自己都疑惑了,我有做過這麼多事?
為什麼我不記得?難道真的是我的識海出了問題?
恭恭敬敬的在地上磕了三個響頭:“還請師傅救我。”
玉鼎真人搖搖頭:“.救你我是做不到了。”
頓了頓:“也沒人能做得到,能救你的人,隻有你自己。”
“我自己?”
唐伯虎想不通:連玉鼎真人這種級彆的真神都救不了自己,自己又何德何能救自己?
也許是看出了唐伯虎的疑惑,玉鼎真人沉聲道:“人分三魂七魄,三魂為:天魂、胎光,地魂、爽靈,人魂、幽精。七魄為:喜、怒、哀、懼、愛、惡、欲,分彆對應,吞賊、屍狗、雀陰、伏矢、非毒、除穢、臭肺。”
“而三魂在於精神,七魄在於物質,三魂七魄都是以人自己作為載體,所以人死後也被稱為魂飛魄散。”
唐伯虎一臉茫然的看著玉鼎真人,他是真的沒聽明白。
對於三魂七魄唐伯虎自然也是有一些了解,但比起玉鼎真人說的這些,那則是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誇。
故而聽得他雲裡霧裡,根本不知道玉鼎真人想表達的是什麼。
虔誠的跪在玉鼎真人麵前,恭敬的說道:“師傅,弟子愚鈍,沒能領會。”
“你不能領會倒也正常。”玉鼎真人點點頭:“畢竟你還不是我道家的人,這些東西自然也沒人教過你。”
唐伯虎急忙說道:“師傅!我.….”
玉鼎真人卻擺了擺手,阻止了他繼續說下去。
“雖然楊戳私自將八九玄功傳給了你,將你收為了我玉泉山、金霞洞的門人,但你卻連道家最基本的心法都不曾修習過,更是不曾有人悉心指導,加之體內各種能量混亂,才會導致你有入如今的結果。”
“弟子該當如何?”
唐伯虎知道,玉鼎真人既然能看出這麼多問題,還能來這等自己,那就說明他一定有辦法。
不然,玉鼎真人也不必親自前來。
隻聽玉鼎真人歎了口氣:“我本意是封印你的識海,雖然你神誌不清,並且失去了記憶。但依舊可以作為一個普通人,平穩的度過一生。”
“奈何那兩隻笨鶴,陰差陽錯之下竟是將你送錯了地方,因緣際會下,你的封印才能有了一絲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