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雲層遮蓋的太陽,慢慢地從雲層裡鑽出來。
陽光鋪灑滿海洋,把涼意驅趕得一乾二淨。
駱羽今天原本還想換地方的,但今天一大早就上了一條大黃鰭,他就不想挪窩了。
讓盧萌開著船,慢悠悠轉一圈,打下兩百斤的重窩,等發窩完畢,開始釣魚。
昨天的防曬衣是不能穿了,回家洗乾淨了再穿,今天換了件一模一樣的。
可能是大黃鰭帶來的好運,今天釣了一天沒挪窩,大大小小釣起來8條金槍魚,還有跟昨天差不多大的鰹魚三條。
盧萌之前說的話,駱羽感覺已經應驗了。
等到第三天一過,整個冷凍艙已經被塞得差不多了。如果要再塞魚下去,就得把裡麵的冰刨出來。
搬來弄去的太累了,駱羽還是沒有選擇這樣做,在第四天上午,釣了兩個小時,釣起來兩條藍鰭金槍魚之後,他們開始返航。
回到萊蕪河碼頭,照例就是和韓林分魚。
分完魚,駱羽讓人把剩下的全部拉走,自己則和趙偉就在碼頭旁聊起來。
“那三條船看得怎麼樣?”駱羽問道。
“看了兩趟,老馬還專門幫忙叫了內行人來看了一趟,都說還是那條30米的,貴雖然貴了點,但船況最好。
並且這條船不是船廠的,而是一個船東放在船廠讓幫著代賣的,由於急需用錢所以是賤賣的。
按照市場價,這條船最起碼得再加五十個。”
趙偉給駱羽彙報情況,另外兩條船,他也大致說了下。
總體來說,另外兩條船也還行,但相比於30米那條,船體的新舊程度相差不少不說,船上的設備價值也相差很多。
所以,趙偉也就是大致說了說,畢竟乏善可陳。
“那就下定那條30米的好了。”駱羽道,“回頭把船的參數,還有船上的設備明細,給我準備一份表格。具體的船我就不實地去看了,反正你們都已經看過了。”
趙偉點點頭,應下了這件事情。
“那我讓焦律先把購船合同擬定好,還有如果要交付的話,也還要先進行維保,這筆錢談過了,從船東的船價上出。”趙偉和駱羽並排走著,盧萌則和張建梅一起,在工地旁不停張望。
從碼頭邊上就能看到正在施工,拔地而起的食堂和工廠。
工地上非常熱鬨,工地門口,更是熱鬨非凡。
不僅有賣菜的,還有賣盒飯的,賣小炒的。
總體來說,一個市場的雛形,已經在這邊逐漸形成。
而且駱羽海發現,有其他村的村民,也自發地帶著東西來這裡開賣,更有趣的是,周圍幾個村的村民,竟然也跑到這裡來買菜。
估計是便宜的緣故吧。
“設備和生產線的事情,還要你和愛甫兄兩人多費心,到時候廠房一竣工,設備馬上進場調試,我們就可以試生產了。”
雖然是初級水產品加工廠,主要是代加工,但自己的產品也有。
現在附近幾個村都和駱羽他們公司簽訂了協議,包收包銷,這是一個比較好的契機。
可以嘗試把產品進行加工再售賣,以產生更高的價值。
而且,駱羽並不隻是想做一些宰殺包裝等粗加工,之後肯定要往深加工方向發展,開發自己的水產食品,打造品牌才是最終目的。
如果能夠達成這個目的,那周圍的那些靠海的村莊,都可以成為駱羽的養殖基地,需要什麼水產品,就養殖什麼水產品。
而這樣一來,養殖戶們的養殖風險也會大大降低,收益更趨於穩定。
這是一個全體利好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