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四月,張作霖都在草原上宣泄著自己的怒火。
他將新編的兩個營也調了過來,開始對馬匪進行大範圍圍剿,他急需逮到一支馬匪出口心中的惡氣。
而就在此時,原本合兵一處取得了小勝的白音大奔和牙簽驅,卻產生了路線上的分歧。
牙簽驅堅持服從陶克陶胡的安排,要求白音大奔按原定計劃繼續南下進攻安達廳。
而白音大奔卻固執地要西進瞻榆,因為那裡駐紮著杜玉霖的部隊,複仇的火焰已經將他所有的意識燒沒了。
幾次爭執過後,最終還是實力弱一籌的牙簽驅妥協了,最後商定由他帶兵南下,而西進姚南的任務則轉交給白音大奔負責。
四月中,牙簽驅的部隊在蘇木鎮附近遭遇張的部隊。
張作霖親率騎兵衝鋒,一戰殲滅馬匪二百餘人,擊斃其手下大頭目竄地龍,要不是追擊時下起了大雨,張作霖還能進一步擴大戰果。
戰鬥結束後,張作霖親自將三十多名投降的俘虜逐一射殺,然後又割下所有馬匪的頭顱,在張景惠被毒死的地方堆起了一座“人頭塔”。
他放出話去,不殺儘馬匪他絕不收兵,一定要用這些人的狗頭祭奠死去的景惠大哥。
但說歸說,自從這次大勝後,張作霖的追剿過程就陷入到了困境,這偌大的草原,找不到人你你殺誰去?
上次他能抓住對方,那是牙簽驅被剛打的勝仗衝昏頭腦了,可一旦人家明白過來繼續玩起了捉迷藏,想逮到他的主力還真不是個容易的事。
終於,張作霖的隊伍在馬匪東躲西藏下耗到了極限,隻能於四月末帶部隊返回安達廳休整。
追剿牙簽驅的第一輪作戰結束。
而與此同時,白音大奔的日子也不好過。
他在與牙簽驅分開後,便帶著部隊衝向瞻榆縣,與早一步進入此地的黃瑞第二營發生了激烈交戰。
白音大奔明顯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以為突然來襲會打對方個措手不及。萬沒想到城裡的二營士兵才是更興奮的一方,一個個跟吃了槍藥似得,見著馬匪來了眼中冒火地就殺將出來。
官兵在馬克沁重機槍的支援下,一個反衝鋒就把白音的先頭部隊乾崩潰了,馬匪隻好留下七十幾具屍體,往西部草原深處撤去。
此戰中,黃瑞表現得極為彪悍,戰鬥一開始就脫光了上衣,手持雙槍帶隊衝鋒,邊開槍邊瘋狂咆哮。實話講,要不是趙猛他們玩命護著拉著,老黃非死在瞻榆城外不可。
當然,撤走的白音大奔也沒舒服幾天,部隊剛到紮特魯旗東邊休整,就又被杜玉霖帶著黑衣隊偷襲了,一走一過間又死上百人。
而當他擺好架勢時,杜玉霖卻帶著部隊走在回瞻榆的路上了。
原來杜玉霖還在張作霖大營那時,就有軍報傳來。
一股可能是海沙子殘餘的土匪突然集結在姚南以西的突泉縣,可能是要打算呼應陶克陶胡的入侵。
杜玉霖便主動接下了這個事,好讓張作霖能專心追剿馬匪。
第二天他拔營出發,先讓邱天明帶手下的八百人回開通城休整,自己則帶著安慶餘彆動隊北上去處理這夥土匪。
仗打得很輕鬆,這群打著海沙子旗號的人無非是想趁亂漁利的烏合之眾罷了。
在杜玉霖擊潰其核心力量後,剩餘湊數的小匪徒也就都投降了,一個個跪地嚎哭,起誓發願不再為匪,他叫人繳了這些人武器後,便放他們離開了。
然後他才回頭去處理白音大奔的攻擊。
其實,白音大奔一動身,杜玉霖就已經在“戰略地圖”上察覺到了,他是有意讓二營官兵獨自去立個功,才沒急著回去的。
這二營有山炮有馬克沁機槍,依托縣城城牆若還能輸給一群馬匪,這部隊打沒了就沒了吧。
好在二營不負所望,很快就把馬匪給打退了,杜玉霖這才帶兵去在紮特魯旗附近又給白音送了小溫暖。
此時,成功撤退的他們正在趕往瞻榆的路上。
安慶餘回頭看了看遠處,確定沒人追來才一夾馬趕上了杜玉霖。
“大人,就這麼撤了?若不趁此機會再消耗他們一下,未來再找就不容易了。”
杜玉霖一撇嘴,有啥難的?那這次是怎麼抓到的?有地圖的好處他不懂啊。
“跑不了他們,咱們部隊也折騰夠累了,先回去休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