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榆城,東門外。
騎兵統帶吳俊升,帶著兵馬少了近一半的兩個營,正在此等候接見。
吳俊升今年四十多,本就五短的身材還發了點福,這使得他騎在馬上,反倒顯得馬更威武了幾分。
可也應了那句“人不可貌相”,此人打起仗來還是很勇猛的,每次衝陣都是一馬當先,對下頭的人又十分義氣,因此深得麾下士兵的愛戴。
算起來,他當兵也十幾年了,從什長到哨官,再到管帶、統帶,一路走下來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上百次,唯獨這次入草原這仗是敗得最慘啊。
多年來攢下來的兩營騎兵折損了一半,第一營管帶也戰死了,鬨到如今手底下不到四百人的囧境。
就這,還要多謝那位未謀麵的杜統帶哪。
要不是人家率兵親自救下萬福林,又派麾下第二營前來接應自己,他就算僥幸活下來,想東山再起也不那麼容易了。
哎呀,聽說那杜玉霖很年輕,不會被人家看輕了吧?
吳俊升原是打算直接退回鄭家屯的,但李景林說杜大人可能這幾天會到瞻榆,他思量想去,覺得還是先來過來一趟的好。
一來,人家杜統帶救了自己的命,不當麵道個謝就一聲不響的走了,實在是有點不講究。
二來,這仗他輸的也不服氣。本來打牙簽驅都穩贏了,卻被白音大奔來了個背後偷襲。若能有機會參加後麵的戰鬥,就還有找回麵子的機會。
這三來嘛,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想跟杜玉霖打個秋風借點過橋錢,損失了一半騎兵啊,這想恢複元氣可得花筆不小的錢啊。
朝廷他是指望不上了,有槍杆子哄你,沒槍杆子就屁都不是。
鄭家屯的大戶也早讓他吃乾抹淨了,所以擺在前麵的路隻有兩條,要麼求杜玉霖,要麼去求張作霖,最後他決定先來試試最近這位。
吳俊升正皺眉合計呢,萬福林騎馬也湊了過來。
他一歪腦袋,“哎,你說咱們就這麼來了,人家會不會給臉子看啊?”
他這人還有個“大舌頭”的毛病,說起話來吐字不清,好在萬福林跟他多年,聽懂大概意思倒沒大問題。
“應該不會吧,杜統帶衝鋒時那勇猛勁,看著可不像是個陰柔小氣之人。”
當初萬福林被救後,杜玉霖急於南下殺張景惠,所以二人並未見麵,他也隻能根據第一印象胡亂白話幾句。
見問不到確切話,吳俊升也就不再言語,眼睛直勾勾盯著城門,一會就見分曉了。
大約又過了十幾分鐘,城門內傳來了隆隆馬蹄聲。
一隊騎兵隨後從城門湧出,來到吳俊升麵前分左右散開。
緊接著,幾名巡防營軍官穿戴的人騎馬趕到,而為首之人正是四營統帶杜玉霖。
杜玉霖大老遠就笑著抱拳拱手。
“吳統帶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可算見到你了。”
見來人是這個態度,吳俊升原本提得老高的心算是落下了一半。
他眯眼看過去,這杜大人雖看起來年輕,但周身卻散發出一股煞氣,這是隻有在戰場上才能凝練出來的威勢,讓人不自禁地心生敬畏。
一夾馬腹,吳俊升也迎了上去,開口前還特意整理了一下舌頭。
“杜大人親自出城來迎,吳某實在是愧不敢當啊。”
說話間,二人的馬頭已然交彙,杜玉霖一拉韁繩調轉馬頭,與吳俊升同向而立,他一伸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一路辛苦了,咱們進城再慢慢聊。”
“好,那就叨擾了。”
.................
趙猛是最先進瞻榆的,所以就由他來安排吳麾下騎兵營的吃喝、住處,杜玉霖特意吩咐的,一定要拿出最好的吃喝招待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