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世鬆被槍斃的消息,幾天內就傳遍姚南府。
逃難在外的百姓聽說這事後,也開始陸續回到瞻榆,縣城冷清的街道終於再次恢複了一絲生氣。
打死那狗官的當晚,杜玉霖就給總督府寫了信,講述事情經過,並強調當時百姓群情激奮,若自己和吳統帶不能果斷處置,必將激起民變。
最高明的謊言,都是建立在事實基礎上的假話。
杜玉霖稍稍調整了先後順序,再拉上個吳俊升,就將責任分攤到了最小,接下來就看那徐總督懂不懂事了吧。
徐世昌當然懂事,能坐在總督這個位置哪會是傻子?為了個棄城而逃的官追究前敵將領的責任?笑話。
他的回信就如杜玉霖所料,不但沒有追究任何責任,還誇他和吳俊升處置得當呢。
當然也有一些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比如隨著徐世昌回信到來的那批軍需物資,槍支、彈藥、糧食可有幾十大車,都是從新瑉府那邊湊齊後運過來的。
這可把吳俊升給饞壞了,他狠狠掐了掐大腿根,明明自己抓住的人,這功勞卻都叫人家得了,都怪自己瞻前顧後沒魄力。
但杜玉霖也不小氣,將半數物資分給了吳俊升,又高興得這吳大舌頭對他好一頓噴唾沫。
一堆雜事一直到五月十號才算是都處理完。
還沒到中午,吳俊升就帶著萬福林前來告辭,杜玉霖也沒挽留,再次大排筵席招待騎兵營將士。
席間,吳俊升拉著杜玉霖的手,詛咒發願說以後必報杜大人這再造大恩。以後有事隻要一聲吩咐,他就是在萬裡之外也必會前來幫忙。
吃好喝好後,杜玉霖送他們到城外,親自扶著吳俊升上馬後,二人才依依告彆,大有英雄惜英雄之感。
望著吳部遠去的身影,杜玉霖臉上的笑容漸漸褪去,演戲還真挺累人,但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到目前,本該在年底與張作霖結拜的七兄弟,他算是都碰了遍了。
老大馬龍潭,正在延吉廳那幫著自己看銀礦呢。
老二吳俊升,又剛在這裡吃好、拿好的回了鄭家屯,將來站在自己這邊的可能也很大。
老三馮德麟,跟張作霖從來就沒尿到過一個壺裡過,且此人剛愎自用不足為慮,不過是未來的升遷的又一塊墊腳石而已。
那老四湯玉麟,幾年後也會與張作霖大鬨一場後分道揚鑣,到時候再處理他也不遲。
至於老六孫烈臣和老八張作相,那是早就跟在張作霖身邊的老人了,人品也還算上乘,暫時可以不用理會。
哦,還有老五張景惠,那不是已經被自己乾掉了麼。
算起來,將來統治東北的奉軍張家班,一半的班底都被他提前瓦解了,即便將來真要跟張作霖爭這東北,勝算也會大上不少的。
杜玉霖站在城門外,身後站著手下的幾名大將。
附近有出城的百姓認識他的,都紛紛鞠躬行禮,而他也都笑著回禮。
殺一人換一城,這買賣太值了。
其實要說收獲,可遠不止這些啊。
在槍斃呂世鬆後,杜玉霖並未追究其他幾人的罪責,當庭就釋放了他們。
可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那年齡最長的女人就回來再次求見他。
女人隨後將杜玉霖引到了縣衙內院的一棵大樹下,挖出了一個大鐵盒,而裡麵裝著呂世鬆逃跑前藏下的一筆錢財。
鐵盒上層是幾十根大黃魚,鋪在下麵的則是幾十張各式票據,有銀票、地契、店鋪契等,這些都是呂世鬆為官多年積攢下來的。
粗略估計,這些東西的價值,至少在十萬兩白銀以上。
那女人嘴上隻說是杜大人為她出了口惡氣,這些算是報答恩情的。
杜玉霖哪能那麼不明事理,取出些金條和銀票交給女人,讓她去東邊找個安穩點的地方安度後半生。
也正是有了這筆錢入賬,杜玉霖才會大方的將徐世昌的物資分出一半,那吳俊升還覺得自己占了大便宜呢。
滴答滴答......
大雨突然就不請自來了。
杜玉霖手搭涼棚看了看天,便打算帶著部下們趕緊回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