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曆史架空,都是白話文,腦子寄存處)
當眾人發現鄒丹竟然逃跑時,周圍的士兵們如夢初醒,心中的恐懼和慌亂瞬間蔓延開來,原本緊繃的軍心瞬間崩潰,士氣也隨之瓦解。
閹奴們見狀,知道這是他們大顯神威的時刻,於是他們毫不畏懼地向前衝殺,氣勢如虹。然而,臨渝的守軍們卻完全失去了鬥誌,紛紛向後退縮,節節敗退。
一開始,隻有最後方的少數士卒開始逃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逃跑的人數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一個相當規模的逃兵群體。這使得前方的臨渝士卒陷入了絕境,他們雖然拚死抵抗,但麵對如狼似虎的閹奴,終究難以抵擋。
而在中後方的臨渝士卒們,眼見局勢不妙,也毫不猶豫地一哄而散,根本無暇顧及前方戰友的生死。就這樣,臨渝的防線在瞬間土崩瓦解。
當閹奴們殺穿眼前的臨渝士卒後,他們驚訝地發現,原本應該是熱鬨喧囂的街道此時已經空無一人,隻剩下一片死寂。而那些還在城牆上的守城士卒們,也正像驚弓之鳥一樣,拚命地逃離城牆。
連主持大局的鄒丹都已經跑路了,身下的臨渝士卒又何必為了這樣的人去白白犧牲自己的生命呢?於是,他們也不再戀戰,紛紛四處逃竄試圖躲在民房之中掩蓋自己是士卒身份的事實。
看到這一幕,閹奴們不禁心生感慨:真實可謂樹倒猢猻散啊。
然而,閹奴並不知道,這看似輕鬆的勝利,其實隻是一場狂歡的開始……
林北站在了望台上,目光如寒星般冰冷,俯瞰著眼前的景象。那原本光潔的地板如今已被鮮血染成暗紅色,滿地都是閹奴的屍體,他們在衝鋒時倒下,橫七豎八地鋪滿了整個地麵,仿佛是一幅慘不忍睹的畫卷。
林北心中不禁泛起了陣陣漣漪,這些閹奴的生命在他眼中雖然如同草芥一般微不足道,但他畢竟還是有著自己的憐憫之心。然而,這種憐憫之心在利益麵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林北麵無表情地淡淡吩咐道:“傳令下去,告訴所有人,閹奴已經成功攻下了臨渝城。為了犒賞他們的英勇,我決定讓臨渝城三日不封刀!”他的聲音平靜而冷漠,仿佛這隻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命令。
所謂的“不封刀”,實際上就是允許閹奴們在這三天內肆意妄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這是一種極其殘忍的行為,等同於“屠城”。而林北的政權在這三天內不得乾預閹奴們的任何行為,臨渝城將完全交由閹奴們掌控,任由他們儘情地狂歡。
其中必定隱藏著巨大的利益,不然林北絕對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
“不封刀”的這三天裡,閹奴們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血腥的屠殺和掠奪。他們可以儘情地劫掠,而劫掠到的財寶,最終需要上繳一半給林北政權,這就相當於這三天的租金。閹奴們所獲得的另一半財寶,也並非完全屬於他們自己,而是需要用於市場交易,最終還是會流入林北政權的腰包。
所以,閹奴們能否在這三天裡賺到足夠的錢財,從而改變自己碌碌無為的閹奴生活,完全取決於他們在“不封刀”期間的努力程度。
當然,如果遇到敵人的援軍抵達,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即使如此,林北也隻能帶領大軍進入臨渝城中,占領城牆以及城牆後邊多餘的區域用於安營紮寨,而城內的其他地方,仍然會處於“不封刀”的狀態。
繳納一半掠奪來的財寶,這其實與aa製並無太大區彆。而剩下的那一半,閹奴則有多種用途。他們可以選擇用這些錢為自己贖身,擺脫奴隸的身份;或者將其交給已經贖身的親人,讓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要想在捕奴司中謀得一官半職,或者捕奴司在學堂中學習成為一名合格的管家,僅僅贖身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還需要花費一定的財寶,繼續在捕奴司中投入金錢。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捕奴司所建立的學堂中接受教育,學習各種技能和知識。
這種行為就如同古代文人學習文化後,將自己的才華賣給達官貴人一樣,是另一種形式的“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林北政權在這個過程中可謂是穩賺不賠,因為這些都需要消耗閹奴手中剩餘的錢財。而且,即使閹奴學成之後,他們也不過是從最低等的下人晉升為高一級的下人罷了,本質上仍然是下人,依然要為林北政權服務。
這其實已經算是對那些閹奴們有個交代了,畢竟他們的生活條件相比諸侯手中的俘虜來說,確實要好上不少呢。要知道,那些可憐的俘虜們,要麼被當作奴隸一樣使喚,受儘各種折磨;要麼就會被直接殺掉,連性命都難以保住。相比之下,這些閹奴們沒有直接麵臨死亡的威脅,就應該偷笑了。
人的脊梁骨啊,就是這樣一根一根地被打斷的。
當這些閹奴們經曆過捕奴司的張讓進行的手術後,他們也隻能無奈地認清現實了。然而,不管是誰,隻要還是個人,都會本能地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過得更好一些,這是人類內心深處的貪欲和潛意識在起作用啊。
而林北政權呢,它不僅給了這些閹奴們一個上升的渠道,讓他們看到了改善生活的希望,同時也給了他們一些甜頭,這就好比是先給了一棒子,然後又給了一個蘿卜,讓人既感到壓力,又有一些動力。
在古代,社會階層分明,居住環境也與個人的權勢和財富緊密相關。一般來說,那些無權無勢的人往往隻能居住在荒野鄉村,過著相對艱苦的生活。而能夠在城池之內安身立命的人,則必定是家境富裕,並且具有一定的家世背景。
這種現象在現代社會中也有類似之處。就像隻有窮人才會居住在窮鄉僻壤之地,那裡的生活條件相對較差,基礎設施也不夠完善。而有錢人則更傾向於在大城市內定居,或者在市中心擁有自己的家業。更富裕一些的人甚至會在城池外擁有豪華的宅邸,享受更為舒適和奢華的生活。
這種居住環境的差異,不僅僅反映了財富和社會地位的差距,也體現了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在古代,塢堡就是一種典型豪華宅邸的代表,它通常是由有權有勢的家族所建造,不僅具有防禦功能,還展示了家族的財富和地位。
喜歡漢末黃巾霸業請大家收藏:()漢末黃巾霸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