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冤鼓敲了一陣之後,隻見一個六十歲左右的老漢,走上了高台,跪在趙烈麵前:“王爺!我有冤情要申訴,還請王爺為我主持公道!”
“好!你如實說來,隻要是實情!本王定會為你做主,主持公道!”趙烈說道。
老漢點了點頭,開始陳述他的冤情。
原來,老漢是侗族貧民,姓楊。以前家裡有幾畝薄地,三十畝山林,是祖輩給他留下的。
由於楊老漢吃苦耐勞,因此一家老小尚能勉強糊口。
然而,五年前,侗王楊淩擴建牧場放羊,剛好楊老漢的幾畝地在侗王牧場擴建的範圍之內。
侗王托人來買楊老漢家的地,出的價格是市場價的十分之一。
自然,楊老漢不肯賣地。
侗王見狀,也不再來問楊老漢。因楊老漢家的地在正中間。這侗王把四周的田地都買下來了。
侗王從此把買下來的地圈了起來,開始牧羊。
如此一來,楊老漢連進去去他家的地的路都沒有了,但地還是要種的,不然一家人喝西北風!
於是楊老漢前去侗王府中理論,被侗王楊淩叫人狠狠揍了一頓,回來是時,是一路爬回來的,身後卻是一條長長的血路。
楊老漢爬回家之後,他的五個兒子見自己的老父親被侗王打成這樣,非常生氣,就要去找侗王算賬。
楊老漢勸住了兒子不要衝動,侗王根本不與你講理,他財大氣粗,手下打手無數,還有一支數千人的私人武裝,一家貧苦人,拿什麼跟侗王鬥呢?
因此,楊老漢在家養好了傷之後,托人找到侗王,說他的地可以賣給侗王,隻是要侗王價格稍微加一點點,原來的價格太低。
侗王聞言冷笑:“好呀!叫他一家人去做夢吧!本王不要了!”
那人傳話給老楊,老楊傻眼了,這可如何是好?
後來楊老漢先後托人找過侗王,可侗王硬是不要。
楊老漢一家人沒辦法,隻得作罷!
開春後,春耕了,楊老漢一家人又把侗王的籬笆拿開,開始在自家田裡耕作。
誰知這一舉動惹出滔天大禍,侗王帶來數十個打手,當場把楊老漢的五個兒子打殘,然後把老楊也打得遍體鱗傷。
侗王臨走時揚言:“如果楊老漢一家人再敢移動他家的籬笆,將滅了楊老漢一家!”
可憐楊老漢一家,本來就窮,而五個兒子重傷臥床,因無錢醫治,最後相繼死去,留下六個未成年的孩子,而五個兒媳眼見這家呆不下去了,便都另嫁他人!
而楊老漢的老伴不久後也憂鬱而終
楊老漢可謂妻離子散。
楊老漢有地不能種,已無力養活這六個孩子,隻得把六個孩子送養給他人。
從此,楊老漢孤苦伶仃,獨自一人,靠給彆人打零工為生,但在侗王寨根本沒人敢叫他做事,因為皆俱侗王。
因此楊老漢隻得背井離鄉,奔往苗王寨討口飯吃,才勉強活到現在!
楊老漢聲淚俱下地把這段悲慘的往事說完,已是泣不成聲。
趙烈聽後,把“鐵疙瘩”拍在幾案上,大聲喝道:“罪犯楊淩,這可是你所為?敢說半句假話,你侗王一家不用活了?”
侗王楊淩打一看到楊老漢便知今日大禍臨頭。
他以為楊老漢早已死了,豈料今日卻出現在這裡,楊淩後悔當時為何不斬草除根。
但他麵對趙烈的追問,不敢說假話,這個夜郎王,不是他能對付的!連田舍這個擁有絕對實力的將軍,手握重兵,卻被他三下五除二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