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聽到梓布元帥這番話後,沒有人再言語,而是紛紛離開朝堂,去收拾行裝,準備出逃西去大翰國。
滿朝文武儘散而去,整個薩城上空,暴風雪在肆意飛舞!
大元帥看著離開朝堂的文武百官,心中唏噓不已:這就是所謂的國之棟梁,國難當頭,各奔前程!
薩城西門,跟隨椿布國王西逃向大翰國的文武百官,已集結西門。
守城軍卒見國王與權貴門將西逃,萬不得已打開西門。
風雪載途,積雪盈尺。
土蕃數百文武百官,跟隨椿布國王於當晚亥時逃出了薩城。
然而,九月初三日淩晨,老帥梓布得到報告,土蕃國出逃的文武百官,包括椿布國王,數百之眾,全部死於城西十裡處的一密林中,無一生還,而他們攜帶的巨額財富,不翼而飛!
梓布老帥聽了這消息,無喜無悲,隻是冷冷的道:“知道了!”
這是他預料中之事,可這些蠢貨,卻在這節骨眼上,想攜巨額財產潛逃,你們把趙烈這個夜郎王小看了!
趙烈興兵,一是增大自己的勢力,二是掠奪財富,為以後自己的帝路鋪道。
而薩城這些達官貴人想攜巨額財物逃走,門都沒有。
暴風雪仍在飛揚著!
一身戎裝的梓布,在親衛兵的保護下,踩著厚厚的積雪,登上東門城樓。
梓布看向城下對麵的夜郎軍軍營。
軍營裡晨炊已起,顯然是在做早餐了。
梓布年近古稀,戎馬生涯數十載,為土蕃立下無數汗馬功勞。
而今夜郎大軍壓境,這個老帥感到孤獨無助亦無力。
辰時,大雪初霽!紅日高照!
整個大地分外刺目。
夜郎三軍吃過早飯後,趙烈令幾個軍卒,對著薩城城內喊話:冰雪融化後,從東門攻入,平民百姓去西門暫避一時,以免誤傷。
這種喊話,持續到初三日傍晚。
城中百姓,皆知道夜郎王在邏城與拉城皆是如此:叫城中百姓奔往西城!怕被炮火誤傷。
因此,城中平民皆奔向西城。
當晚亥時,趙烈下令炮擊東門城樓與城門。
東門守軍密集,隻幾盞茶功夫,東門被擊破。
梓布元帥忙派大軍前來堵缺口。
趙烈早已料到如此,候土蕃大軍就位後,接著又是一頓炮擊,堵缺口的大軍死傷無數。
如此反複數次,在東門口已是屍山血海!
喪生在此處的土蕃軍人已有萬餘人。
九月初四日淩晨,梓布元帥發現中了趙烈的計。
他原以為趙烈攻破東門之後,夜郎大軍會立即攻入城中。
因此,梓布元帥才多次組織人馬前來堵住缺口。
如此反複多次之後,梓布才知道中計。
辰時,趙烈令炮火延伸,開始轟向南門與北門。
頓時,城中土蕃軍早已亂成一團。
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仗怎麼打?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戰友,頃刻間血肉模糊,死無全屍!
他們根本不知道怎麼還手,因為他們根本連自己的對手都沒看到。
屍山血海,在初升的太陽照耀下,顯得格外醒目。
如此密集的炮火,使得北門與南門守軍死傷無數。
梓布元帥,知道大勢已去,這薩城本就守不住的,他隻不過是儘人事聽天命而已。
眼見著守軍數萬,已折損了大半。
梓布已到了西門,派出幾路傳令兵,如果想逃的話,都可從西門逃出。
然而,趙烈卻早已令八九十三營一千餘人,埋伏在通往大翰國的一個土坡上,這裡是去大翰國的必經之地。
梓布以為趙烈像前麵兩城一樣,西門逃走的人馬,聽之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