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都是在年輕的時候有著滿腔熱血和壯誌。
司馬朗如今正是年輕熱血的時候。
更何況他一直很注重民生,現在還要加一條崇拜袁耀。
現如今的青年人,哪個不把袁耀當做標杆。
而且他弟弟死了,還是袁耀讓人帶兵為其報的仇,他如何能辜負袁耀的期望!
司馬朗直接黑了臉
“這政策是秦王下達的,有什麼事你儘管和秦王說去吧!”
說罷,直接略過了杜老,帶著人向村裡走去。
杜老見狀,眯起了眼,另外二老詢問
“現在怎麼辦?”
杜老冷哼一聲
“少年人就是熱血,但他似乎忘了自己身處在誰的土地上了。
也忘了自己的身份!
我一句話,村裡就沒人敢幫他建暖房!
你們兩個去和村裡人說,誰敢幫他建暖房,明年租子長一倍!
但可以拿他袁耀的炭,我倒要看看他袁耀有多少炭夠這麼發!”
“喏。”
二老邁著不算靈便的腿腳去村裡了,而杜老則是叫來了驢車,趕著驢車往杜陵城而去。
很快,杜老抵達了杜陵城的杜家,見到了如今杜家的家主,杜訪。
這人不是杜畿的父親,而是他大伯。
杜畿這一脈其實不算是太好,雖然祖上風光,但到他父親這一代,已經沒人當官了。
反倒是杜畿大伯那一脈,多少還有點人當官,所以自然而然成為了這一代杜家的家主。
“家主,那司馬朗不聽勸,非要在村裡建暖房。”
杜訪喝著熱茶,但卻不是漢朝常見的那種把蔥、薑、橘皮、大棗和食鹽等各種材料一起熬煮的茶粥。
而是類似後世那種茶湯清亮,飲之有回甘的茶。
這自然也是袁耀的發明。
揚州除了吳郡被發展成為工業重鎮後,其他郡縣都沒什麼大的發展,就是種地。
所以袁耀在走之前發展了兩種能賺大錢的經濟農作物,分彆是甘蔗和茶葉。
這甘蔗還是他在打山越的時候發現的,從古至今,甘蔗都是出糖大戶。
南方的氣候也適合種植甘蔗,所以袁耀便選了豫章郡大規模的種植甘蔗,並在當地教授如何製糖,讓當地的商會著重發展糖業。
至於茶業,則是在會稽郡著重發展。
如今已經順著海運、河運,將糖和茶葉賣到了大漢每一個地方。
這也是袁耀的兩大經濟來源。
“那袁耀是有錢啊,像這種上等茶,一兩都要五十錢,難怪給他喂得盆滿缽滿。
煤炭和磚石、水泥像是不要錢似的送給那幫泥腿子。
有這個錢,倒不如給咱們,幫他賣出去。”
杜訪不屑的笑了一聲。
他認可袁耀的戰鬥才能,但卻不屑袁耀對於百姓那種幾乎諂媚的對待。
沒聽說過給一幫泥腿子一天三頓飯還要給他們發錢的!
簡直丟他們世家大族的臉!
說好了一起剝削,你他媽當出頭鳥。
要不是袁耀現在戰鬥力確實牛逼,無人能敵,肯定會有大量世家聯合起來針對他。
“行了,你也不用去再勸那司馬朗了,也不用給他賄賂。
少年人不是咱們能勸得動的,等他年紀再大些自然就明白該遵守的規則了。
至於錢,司馬家的人也不會差這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