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崔林半張臉死死的貼在土地上,感覺腦殼都要讓踩他的人給踩裂開了。
就在這時,崔林眼見著那個劉三郎單膝跪地上了,還抱拳拱手道了一聲
“主公!”
崔林人都傻了,能被他們叫做主公的,那不就是……
“起來吧。”
果然,是袁耀!
這聲音崔林記得!
劉三郎起來了,但崔林沒能站起來。
可他又不敢對著袁耀放什麼狠話,畢竟這可是秦王。
“秦王殿下,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我是清河崔氏的崔林啊。”
袁耀踩著他,看向另外幾個世家子
“沒什麼誤會,你說的話我都聽到了。
你在威脅我的人?
你一個剛入職的人敢威脅上司,我踩你有毛病麼?”
崔林麵色通紅
“秦王殿下,他不過是一小吏,我清河崔家支出三十五人,不助袁冀州,而來助你。
你就這麼對待清河崔家麼?
若讓天下世家知曉,還有何人敢來你麾下為官!”
“嘖,讓你這麼說,好像是我的不是了。
既然如此,你清河崔家我高攀不起,去帶著你崔家的人離開吧。”
說罷,袁耀抬起腳,讓崔林站起身。
此刻崔林有點後悔了,他家這些支脈是不想去袁紹那當小吏麼?
那是名額不夠去不了啊!
清河崔氏後麵是五姓七望,但現在還遠遠沒發展到這種程度,甚至在袁紹那都排不上號。
審配、沮授、田豐這些人,哪一個不比他哥崔琰更受寵,地位更高?
類似田豐沮授這樣的謀士,在袁紹那一抓一大把。而像是這些人所在的世家,更是比清河崔氏不知道強了多少。
高官人家做了,他們管的那一攤子,不用自己家的人,他們能放心麼?
在這種情況下,崔氏想讓家中的支脈、偏房的人出去當個小吏那都夠嗆。
沒看崔琰都沒能給崔林推薦到袁紹那麼,一方麵他崔林假清高,另一方麵確實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哪有那麼多位置給他。
要不袁耀這一招人,崔家能把各地的支脈、偏房適齡的人全都打包給袁耀送過去麼。
而且其實真正姓崔的也就七八個,更多的都是借崔家書讀的旁姓寒門。
這在古代也是相當流行的,古代世家壟斷文化知識,但卻願意把家中藏書借給人看。
就像是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裡就說了,他小時候窮的一筆,但卻能去借書來學習。
北宋大文豪黃庭堅的親叔黃昉的九世孫,黃溍就曾借書給他看,也成為了他的老師。
這就相當於是投資了他,若是之後宋濂有所成就,身為老師的黃溍讓他幫個忙,他能不幫麼?
這也是袁家所謂的門生故吏遍布朝堂的由來。
所有世家都這麼乾,也不光是崔家。
世家不光借他們書,還借他們錢,甚至要是真有才學,那就再送個家族支脈的姑娘聯姻,完事再幫忙找機會讓他當官。
就像是現在這樣,將不少門生故吏都送到了袁耀這。
彆管之後能不能升官,反正袁耀那地盤最大,需要的人也最多,三十多個人裡總該有幾個能往上爬的吧。
那這份投資就算是成了!
可,要是因為崔林這一個人,壞了三十多號人的事。
那崔林回去也抬不起頭來了。
所以他後悔了,還想再說點什麼,袁耀卻一個眼神給了劉三郎。